第三百六十五期:學前特教
圖片
編輯管理 主編管理
點閱次數:12627945
訂閱人數:30066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電子報
365期 編輯群
發行人: 侯友宜
發行單位: 新北市教育局
總編輯: 張明文
副總編輯: 歐人豪
  劉明超
編輯學校: 民義國小(111)
執行主編: 徐福海
編輯群: 陳秋吟
  民義國小編輯群1
  民義國小編輯群2
  民義國小編輯群3
  民義國小編輯群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FB粉專『新北學Bar』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媒體家族』
新北市教育局影音頻道
Podcast 新北教育123
Line社群-新北教育123
我的新北市粉絲團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發刊日期 2022年12月15日365
教育交流站
學前特教-過動兒的巡迴輔導策略
資料來源:新竹縣東興國小 陳婉茹(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 | 2022-12-15 | 作者:陳婉茹(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 人氣 564

學前特教-過動兒的巡迴輔導策略

新竹縣東興國小 陳婉茹(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

      一早入園走進天使班,大家都乖乖地坐著聽老師在講故事與進行團討,唯有個孩子不斷地在換位子,即便助理老師靠過去請他坐好來,他也只坐不到5分鐘,而在這短暫的時間內,見他不是扭動身體,就是手會去碰同學….。

   老師見我在看他,便小小聲地告訴我,那就我們班上的特生─楷楷。

 

BB4A6A19-B3DE-4FE9-AB77-01EECB31FC0C-1.jpg


【個案背景】

     楷楷在入學前是由阿公阿嬤所帶,因父母工作忙碌,所以1-2週才會接回去,平時沒有太多的時間留意楷楷的狀況。阿公阿嬤的照顧以順從為主,平常楷楷在家大多是跑上跑下,無法好好安坐,阿公阿嬤都覺得是楷楷比較活潑,不是什麼問題,直至楷楷入學了,老師跟媽媽溝通後,楷楷的問題才開始被重視。

    楷楷目前的能力狀況:認知能力表現正常,語言表達方較弱,多是簡單句,上課時間常坐不住,會四處移動,常想衝出教室外,因肢體動作大以致常弄到同學;學習區時間,喜歡操作教具,但不易將它操作完,就急於換下一個,因此很常將教具散落一地。

 

【輔導策略的運用】

(一)教學環境的安排

    因楷楷容易移位,也會往外衝,故座位不宜靠近門口,宜靠近老師或表現良好的同儕旁邊,同時座位旁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例如:教具櫃,以防止注意力的分散,以及座位可以用地墊或貼紙,貼於位子上,有明確的提示,讓他知道要坐在哪裡。另可以設立單獨的隔離區,事先的預告,當真的表現不佳時,就要請他坐在隔離區冷靜一下,待他準備好方能回到座位上。

 

 (二)可行的教學策略

1.具體努力目標:

    在表達方面-因楷楷的表達都比較簡短,所以可以透過生活照片或圖卡來練習表達。可以請媽媽提供假日生活照片,讓老師能於團討時間,以「誰+在哪裡+做什麼」的句型,讓他能練習陳述完整。    在安坐方面-觀察楷楷大概多久時間就會坐不住,先以短期時間為目標,搭配時間或沙漏,讓他知道在什麼時間內不得離開座位,當有達成目標時,可結合他想要的活動,給予增強。利用行為改變技術,提升他原行為的改變。

 

2.教學活動變化:

    通常一個活動太久,不易讓楷楷專注。於教學活動中,宜穿插不同的活動,如:增加視覺性、操作性的活動,並以興奮、有趣的態度介紹即將進行的學習材料或活動,來吸引他的注意。在視覺增加上,也需注意版面,盡量以符合其現階段能力,圖大字少為主。

 

4.提供替代性方案:

    而當倘若楷楷真無法持續性的安靜於在課堂上,也就只能尋找替代性的學習方式了,例如:讓他去畫畫、或是先讓他去運動消耗體力,再回來上課。又或者見狀他要坐不住時,請他來當小幫手,先執行其它活動,再回來繼續完成原活動。

 

5.正確操作教具的引導:

    楷楷會不斷換教具的問題,宜在操作教具前,告訴他目標以操作一樣為主,及教導他教具使用方法。大多容易換教具的孩子,多大多數是對教具不熟悉,才會碰一下就覺得完成了,故要讓他明白教具操作的方法,才能讓他確實進行。在指導時,盡量使用簡短扼要的說明,有助於楷楷專注力的提升。

 

(三)人際技巧的改善

    另外,因為楷楷的肢體常會弄到別人而不自知,要透過繪本或採角色扮演,讓他學習明白他人的感受,同時也要教導弄到別人了,要向對方道歉與學習怎麼避免再次的發生。需要透過經驗的累積,訓練其社會技能,以改善其人際關係。

 

D55B228C-7C3D-47E6-A4F6-E0775C98F03C-1.jpg

【輔導心得】

    雖然楷楷在班上常會帶給老師不一樣的驚喜,但在面對楷楷的同時,老師們更需要學會的是自我的情緒管理,學習與包容看待不一樣的學生,這不容易,但我堅信只要一起願意努力,必定可以看見楷楷的進步!

 

 

 
幼小銜接做得好,新生入學少煩惱 後疫情時代,學齡前兒童發展如何落實於居家生活中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