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的母校史丹佛大學醫學系出了一篇論文,學者發現,孩子算數學的時候,使用到大量的海馬迴來整理成短期記憶,再送至長期記憶庫。然而,當大人算數學,卻完全不去動海馬迴,而是直接從長期記憶體萃取出來,因為經過多年的訓練,早已將數學的概念給牢牢的「記」住了。
這聽起來似乎不是個勁爆消息,但仔細想想,這也表示,即使是「什麼題目都能解」的數學高手,不一定是比較聰明,而是可能已經存了大量的數學技巧在長期記憶庫;也就是說,從小記入越多資訊到長期記憶庫的孩子,可能以後渾身都是各種解題技巧,想什麼都會變得很快、很靈活。
我想起曾聽家長抱怨一○八課綱所強調的學習素養,間接讓考試範圍變得無限大,為了應付那些命題範圍不明確的「素養題」,有些老師的做法是:「沒關係,全部背起來!」以前可能只需要背課本範圍,現在則要背「可能考的所有東西」;比方說英文,索性把整本字典全部背起來,而對於國文,就把四個字的成語全部背起來……,這樣,是不是讓教育變得比以前更像填鴨了?
顯然孩子也有同樣的困惑。有一天,讀到半夜的孩子突然問我:「為什麼我們要背這麼多?」
「爸爸,你以前在國外讀書,應該不用背書吧?」
是沒錯,國外的孩子不必背太多,不過,不表示背書沒有用!想了想,我告訴孩子一個故事:
當年在加拿大,我也曾為了考一場給當地人考的英語會考,決定將整本英文字典都背下來!記得當時只剩不到一年時間,很多艱深單字都不會,我就用那時候的電子辭典,一個字一個字的往下按,抄在白紙上,大約了解每個字的定義,還特別選在晚上背,只因為聽說晚上背可以記得比較久。
起初,一天要背幾百個單字,想到都覺得頭皮發麻。後來我連字義都不寫在旁邊,直接盯著單字背它,忘記字義才查字;我也一次背好幾個同義字、反義字。背到最後,有些字來不及了解準確意思,大約了解一下就趕快跳下一個字。
我就這樣,竟然背了高達三萬個單字,然後,更神奇的事發生了:我發現竟然可以把任何一個新單字丟到腦袋裡,腦袋會自動「接球」將它記下,越背越快,尤其當我開始大量閱讀艱深的學術雜誌,看到更多看不懂的單字,從左右兩邊的字去推敲出意思,得到一個模糊的感覺,下次我再看到,竟然已經「自動」背起來了!
原來,背英文單字背成精,竟有這麼一點點像「數學高手」的感覺。看久了,背久了,練習久了,就能澈底掌握它,無論再看到什麼生字,彷彿腦子都可以自動理解它,簡直是背書的最高境界,永遠不必背書了。
以上,我講得語氣高昂,孩子則聽得出神,露出羨慕的眼神。然後我鄭重的回答他們:「為什麼現在要背這麼多?因為,多背,你的腦袋會變得非常靈活,有一天,你將什麼都不必背了,腦袋瓜將可以自由自在的學習新事物,並牢牢的記得它,靈活到變成一本——永遠考不倒的『活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