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期:親子共讀 家庭幸福
圖片
編輯管理 主編管理
點閱次數:12774580
訂閱人數:30066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電子報
298期 編輯群
發行人: 侯友宜
發行單位: 新北市教育局
總編輯: 張明文
編輯學校: 插角國小(109)
執行主編: 陳宥然
編輯群: 陳欣怡
  陳毓儒
  杜明叡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FB粉專『新北學Bar』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媒體家族』
新北市教育局影音頻道
Podcast 新北教育123
Line社群-新北教育123
我的新北市粉絲團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發刊日期 2020年7月10日298
教育交流站
親子閱讀-不只是閱讀,還能給孩子們一個優質的未來
2020-07-10 | 作者: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專案經理張智傑 人氣 503

親子閱讀-不只是閱讀,還能給孩子們一個優質的未來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專案經理張智傑

      我們家有兩個小孩,哥哥凱今年小學六年級,妹妹涵小學三年級。平時家裡都在餐廳的圓形餐桌用餐,加上客廳沒電視,伴隨吃飯的總是Bossa Nova或鋼琴類的輕音樂。大約一年多前吧,餐桌上多了一個規定:吃飯時間餐桌上不能有書!因為兄妹倆很愛看書,常常邊吃飯就會忍不住配「書」吃,為了讓他們能專心吃飯以及跟大家聊天,所以禁止吃飯時間看書。IMG_20200512_061927.jpg

      前陣子,小孩學校的志工家長美慧邀請我寫一篇親子共讀的輕鬆文,希望能跟大家分享家裡的作法與想法,我認真想了一陣子,決定試著如實把這十幾年來的作法梳理後跟大家分享,「說我所做」,這樣內容既真實又不會淪為教條與空泛。

      十三年前媽媽懷凱的時候,長輩都說第一胎照書養,確實那時我借了很多媽媽寶寶之類的育兒雜誌,學習怎麼當新手父母。我們當時有一個初步想法,以後小孩出生後,也要讓他(們)多接觸書,跟我的生活經驗一樣,從書本裡學習各種知識。

      凱跟涵上小學前的偶像跟生活導師是巧連智巧虎,只要書上巧虎說的生活習慣,他們都會「遵守」。我借了很多巧虎的書,舉凡餐桌、客廳各角落、房間甚至廁所都有導師的身影,如此一來,只要他們在家裡,隨時隨地都能信手翻閱,當然,也會有其他繪本及故事書伴隨著。這就是他們人生中開始接觸書海世界的起點。

      親子共讀的開端,是睡前床邊故事。在兄妹上幼兒園前開始,我都盡可能每天晚上睡前唸床邊故事,從巧虎慢慢擴及到繪本或其他的故事書。他們從一開始只看得懂圖案,邊聽我唸故事文字內容。到後來,逐漸天馬行空想像著不同版本的故事情節發展或對話,我也慢慢地從說故事的人,偶而穿插變成聽故事的人。有時累了,唸著唸著打起瞌睡,語無倫次時,他們還會說:爸爸你在亂講喔?換我唸給你聽。這樣的糗事還蠻常發生。

      隨著兄妹越來越大,唸床邊故事的難度與時間也增加了各種挑戰性:因為總是讓他們自己挑選想聽的書,慢慢地,各種百科全書(人體、昆蟲、動物等等)、長篇故事(西遊記等等)都考驗著我要怎麼變成床邊故事?加上兄妹倆有自己獨立的房間,喜好的書類型也開始因著年紀差別有所不同(學齡前與小學階段),往往要拿捏唸書的時間,因為另一個人還在他的房間等待故事時間的到來。不過無論挑戰多麼地多元,這些年下來我們總是堅持著床邊故事的作法。後來,我從一些親子教育的文章中陸續看到關於床邊故事的論點:小孩在學講話的過程中,聽通常比說發展的快,而透過故事書的聆聽,小孩會迅速大量吸收詞彙與詞句,有助於講話的發展;此外,對於認字,也很有幫助,有時不見得知道字怎麼寫,但透過前後文還是能看得懂大意。這現象在他們上小學前就已經有顯著的進步了,大概到了小學二年級左右,兄妹也就習慣看沒有注音符號的書了。

      上小學後,家裡書架上學齡前的書已經快要倒背如流了,因為孩子們漸漸長大了,睡前床邊故事時間也很自然地轉變為床邊談心時間,因此閱讀的模式也有了轉變:我開始到市立圖書館借書,舉凡繪本、親子圖書、科普、世界名著、暢銷小說等,只要在架上,原則上我都會初步翻閱後,五本、十本海派地帶回家,並隨機放置在家裡各個角落,有時也會一落直接放在書架角落讓他們自己翻閱。雖然也有不受他們青睞的書,但總體來說接受度還蠻高的。這不得不讚許雙北的圖書館資源整合得很好,一張借書證就能通行雙北所有圖書館,整個大台北地區的圖書資源都是孩子們一座座的書山!

      兄妹倆平時寫完功課、做完家事後,因為不能使用3C產品(假日才可用),自然而然就會主動閱讀,漸漸養成一種習慣,就連洗完澡的吹頭髮時間,也是把握看書的好時機。小孩子總有調皮被懲罰限制娛樂的時候,但我們總把閱讀排除限制之外,也就是當不乖被禁止做任何娛樂活動(出去玩、用3C)時,仍可以看書。閱讀,從來就不會是懲罰禁止的選項(除了吃飯時間之外)。

      很幸運地,居家閱讀習慣持續的同時,兄妹就讀的新北市插角國小,也有完善的閱讀計畫,每閱讀一本書,依據頁數及心得的撰寫,都可獲得獎勵點數。累積的獎勵點數多寡,有其對應的玉山書卷獎、北插天山書卷獎、五寮尖書卷獎、插角(本校)/金敏(本校)書卷獎等榮譽,這獎項名稱很有趣,用臺灣的名山來比喻書山。每年五月學校也舉辦「悅讀園遊會」,展現學生們閱讀質量的成果。

      基本上,為孩子所準備的課外讀物,我都會盡量每本都看過,因為他們時常會跟我們分享讀後心得,喜歡或討厭書本裡的哪些角色、故事情節,或是根本不喜歡哪本書。當我自己也看 過時,彼此就能有更多的互動與回饋。

      我個人認為,這就是所謂的親子閱讀,跟教育孩子們一樣,身教很重要!鼓勵孩子們閱讀的同時,爸媽也要能一起閱讀,彼此討論分享沈浸於書中的世界,無形間親子的關係自然更加緊密。圖書館,也是親子約會很好的場所,往往一坐就是一下午,離開時又帶著借閱的書滿載而歸。

      一晃眼,十二年過去了,這些年頭兄妹倆不需強迫、不用刻意,自然而然地養成了閱讀習慣,這種閱讀,不僅僅是知識面的成長,我觀察到也有心理層面的助益:能夠作為轉換心情的觸媒。以兄妹的切身經歷來說:每天早上6:10起床,6:55出門,這短短四五十分鐘的時間,身心上必須經歷「甦醒→喚醒食慾吃早餐→出門」。大多時候的情況是他們起床盥洗後走到餐桌坐下來,桌上等待他們的是一杯溫開水跟一本前一晚他們睡前指定的書。當等待媽媽準備活力早餐的時間,閱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往往成為溫和喚醒昏沈腦袋的法寶,或可稱為「起床儀式」。也因此,他們沒有賴床不起、起床氣擺臭臉、吃早餐慢吞吞、上學趕趕趕的情況。

      這幾年在臺灣人氣很高的蔦屋書店,我跟孩子們也都很喜歡。記得第一次帶他們到南港的蔦屋書店時,他們那陣子剛把哈利波特一~七集看完,正在興頭上。在書店的那個下午,兩個人就把全店唯二本的第八集一口氣看完了。

      我想,大家喜歡蔦屋書店或其他類似風格書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環境生活化、讓人們可以在很輕鬆愜意的氛圍裡,隨手拿著自己喜歡的書,隨地(座位)坐著閱讀,這也是我們長年在家裡所營造的閱讀氛圍,可謂「如出一轍」。

      這篇分享文撰寫將近尾聲時,我問了凱與涵,為何他們喜歡閱讀。哥哥說有時是因為同學介紹(同儕力量),有些是因為劇情本身就很吸引人;涵則先反問我為何喜歡閱讀,然後天真地說:我是因為遺傳你啊!

      雖然我沒說「書中自有顏如玉」,但我回答女兒的理由是:書可以帶給我們知識;可以讓我們沈浸在有趣、吸引人的情節裡;可以給自己帶來片刻的寧靜。

      而我沒說出口的是:閱讀,可以給我們帶來一輩子的資產-持續獲得精神糧食的能力、為自己帶來快樂、塑造人文素養的能力。

      未來,可以預見的是他們會不斷面臨嚴峻的生活考驗與職場競爭以及人生各種生活課題,無論將來在哪個領域行業裡工作、組織家庭及各種社交人際圈,我認為,自身人文素養以及生活價值觀的重要性不亞於身體健康的人生課題!閱讀,是能達成這課題的主要方式。這也是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自主決定提供給孩子們的珍貴「人生禮物」。

      希望這篇經驗分享文章能提供讀者,特別是爸爸媽媽們,一個關於培養或更貼切地說是陪伴孩子閱讀的參考想法。

鈞凱家.jpg



 
親子共讀 家庭幸福 《多元選修素養導向教案》英語繪本花婆婆Miss Rumphius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