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凡事皆講求一個「快」字,網路速度要求快、知識變動快,曾幾何時連吃飯都成了「速食」文化。當低纖維高熱量的「速食」文化取代了媽媽的味道,首波影響的便是兒童與青少年。因為,到速食店用餐不僅僅是「吃飯」,更是時尚的代名詞,深深吸引著學童,如飛蛾撲火般的趨之若鶩。再且現今的雙薪家庭,許多的爸媽忙於工作,而忽略了孩子們的飲食,使之從小即為三餐老是在外的「老外」一族。學校成了營養教育的唯一把關窗口,其重要性不可言喻。
營養教育在學校的推動上,最為外顯的即為營養午餐,每個月菜單既要滿足學生生長所需的營養素又要符應學生的多元化口味喜好,深深考驗著營養師們的專業。然,不論營養師們在怎麼百般變化,多數學生仍對於蔬菜有著潛意識的排斥,如何讓學生吃得喜歡吃的安心是學校端刻不容緩的推動議題。試析幾個簡易的推動策略:
一、推動可食地景計畫,提升學生對蔬果的認同感
活用學校的閒置空地或畸零地,種植可食性蔬果,藉由學生的體驗學習,除了進行農事體驗學習外,更可加深學童對蔬果的認同度,進而達到「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情意教學,而發揮零廚餘的預期成效。
二、實行產銷履歷課程,強化學童安心蔬菜的認知
新北市自103學年度起全面推行「4+1」政策,每星期提供1天的有機蔬菜及4天的安心蔬菜,為學童們的健康把關。如若,學校能實行產銷履歷的課程,讓消費者多明瞭此些農產品不僅僅是生產紀錄的公開,更有著嚴謹的風險管控制度,當學童能正確辨別安心蔬菜這些農產品的安全性及環境親和性之後,不但提高食用興趣更可發揮後囑教育之效。
三、藉由創客123精神,辦理創意料理教學活動
少子化年代,現在許多的學童被大人們保護的滴水不露,許多學童對於烹飪的認知、情意及技能皆為零。學校若能結合節慶活動辦理創意料理大賽,對於這些「3零學子」是新奇的體驗,營養教育將不在是課程中生硬的知識,將內化於心。
四、辦理餐桌禮儀教學,昇華學生飲食文化
透過中西式餐禮儀的教學體驗活動,讓學生明瞭從服裝、入座、點餐及用餐的各項禮儀,讓學生明瞭吃飯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分享及品德教育的展現。
健康教育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基石,而學生的身心健康更是奠定國家競爭力的基礎。故,從小建立的營養觀念和良好的飲食習慣,學童將終生受用不盡。而均衡飲食係營養教育的首要條件,把握「少油、少鹽及少糖」的三少原則皆有利於學童的健康。營養教育如滴水穿石,或許一開始的成效並不顯著。但經由一段時間的實行後,將會發現「健康五蔬果」、「彩虹餐盤」及零糖飲料的觀念深植於學童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