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指的是讓身心障礙學生和普通班學生在同一間教室,一起學習。它的方式是建構一個正常化的教育環境,讓特殊生適時的在普通班與所有學生一起接受一般性的教育;而非集中在特教班,只與特殊生接觸,進行全時性的隔離式教育,所以必須先融合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才能實施。
(國語日報95年12月10日)
融合教育需要以友善校園為前提,照顧到特殊生的需求,使特殊生能擁有一個最少限制的環境,使期能達到教育目的的實踐,教育專業的肯定,把每個孩子都帶上來,一個都不能少的教育最高目的
個案小倪是一個多重障礙的孩子,出生即早產,出生體重才1285公克,在保溫箱待到4個月,之後因為腦部出血,血塊未吸收,導致水腦症,除了語言發展外,其他發展均落後同年齡的兒童,第一次顛癇發作疑似腦中血管壓迫到神經,導致腦內不正常放電,身體的肢體活動不靈活,需要母親推著輪椅帶小倪到班上。
小倪四歲移居越南,於去年返台,父母親推著小倪來到學校,希望能獲的學校特殊教育的服務,學校積極安置小倪,小倪也很可愛,每天媽媽推著小倪來上學,小倪總是帶著微笑,媽媽每天陪著小倪上課一起做職能及語言治療一點都不覺得辛苦,這就是母愛最大的表現!
小倪智力根據托尼非語文智力測驗及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結果屬於智力不足範圍,注意力的部分屬於比較容易分心,推理能力弱於其他同齡兒童。
一、行政作特教團隊整合: 小倪四歲就移居越南至八歲才返台,學校於緊急安置於二年級,小倪僅能和同儕作一些簡單的對話,能越語與作一些簡單的表達,特教組王組長協調資源班老師作整合的特教服務;資源班鍾老師討論提供小倪資源班的服務國語一星期提供六節課的時間,數學一星期提供五節課的時間,由特教班羅老師提供動作機能課程一星期一節課的時間,都利用原班老師早自習及其他正課時間做抽離,各特教老師也發揮其特教專業的部分,分工合作製作小倪本學年度的 IEP計畫的希望能提供小倪更適切更完善的特教服務;特教組王組長也替小倪申請交通服務費即助理人員協助申請,以減輕家庭及就學的負擔。
二、引進相關物理、職能及語言治療:針對小倪語言能力不足、身體活動能力不足、下半身行動不便的特性,特教組的聘請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及物理治療師加強小倪語言、身體按摩及活動、恢復身體各肢體的功能正常而努力
三、級任老師無怨無悔的包容及支持:級任蔡老師更試發揮極大的包容與愛心,小倪的位置位班級中後位置,方便媽媽助理員針對小倪的需求隨時提供協助,班上也有多位愛心小天使輪值照顧小倪,蔡老師也提醒班上的孩子對於小倪要以同學看待,幫助小倪的日常生活及學習的需要。
四、學校無障礙環境配合:因著小倪下半身行動不便,輔導室陳主任協助向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申請電動式輪椅及復健用站立試支架輔具,學校部分也提供無障礙廁所設施,提供電梯卡給予小倪上下樓層學習需要。
甜美的笑容,帶著無限的感恩!即使先天有很多的不公平,弱勢的孩子在教育的努力之下,也能達到教育公義的願景,創造出愛的奇蹟;一個學年下來,小倪已經達到數學及國語某些預訂的的目標,希望小倪在課業與同儕相處人際關係上及肢體的復健上能更有進步!
(註:小倪為化名)
參考資料:
- 陳振源(2006)。融合教育 亟待努力。國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