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融入國小綜合活動課程之研究
-以臺北市金華國小為例
臺北市大安區金華國小文書組長 梁祐瑋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教授 曹治中
壹、 前言
目前台灣國小的九年一貫課綱中,並未將品德教育納入正式課程,但有鑒於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甚至情況日益嚴重下。教育部開始積極推行「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各級學校亦將品德教育列為重點工作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推動品德教育之策略,內容包含乙所品德教育績優國小品德教育推動方案、融入教學的情形、學生學習表現等。以期能提出合理且較具執行成效的品德教育規劃,繼續發展品德教育核心價值,使校園生活更溫馨,學生養成更良好的品德內涵。
貳、 品德教育與國小綜合活動課程
(一)金華國小的品德教育
「品格第一」是金華國小校務推展及課程教學的重要方針,早在94年就參
考培基文教基金會所出版的品格系列教學叢書,邀請培基文教基金會董事陳寶國先生蒞校擔任講座,並和校內老師及家長討論品德核心價值及各品格價值之分項能力指標。九年過去,在研究者的觀察下,金華的品德教育現今已結合閱讀教學、語文擴展,透過處室整合後架構出學校品德、閱讀、語文三合一的發展架構,可說是相當完善的品德教學方案。
(二)品德教育融入綜合活動
金華國小的綜合課程是採自編教材,在教育部的宣導以及當時訓導邱主任的
帶動下,成功將品德教育納入綜合活動領域中。品德對學生的生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其實施節數所佔比例均達每學期30%以上。教學內容相當豐富,包含了敬師感恩活動(尊重)、特教體驗活動(關懷)、歲末的感恩活動(感恩)、性別平等推廣(尊重)、法治小尖兵(守法)及西餐禮儀(感恩惜福)等,規劃了多元的綜合活動教學,不僅讓學生親身體驗,也使品德扎根,核心概念內化,再付諸實際行動。
圖1 金華國小品德教育融入綜合課程圖
參、 研究設計
本研究以台北市金華國小102學年五、六年級學童為教學對象,採自編教材的方式、配合教育部品德教育的主題,透過工作坊設計出適宜高年級的教材內容,並經由課發會議討論後,納入學生的綜合活動領域課程中。以期學生在完成教材內的品德活動後,將所學實際應用於生活中。並能參與討論踴躍發表對品德教育的想法或經驗,最後將活動情形及心得做文字敘述的紀錄。
(一)教學活動設計
1.品德教育影片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研究者先利用相關的品德教育影片及自製的簡報檔做為引起動機,內容結合學生有興趣的題材並和日常生活相關。接著引導學生瞭解品德教育的意義及重要性,之後從偉人故事和他人口頭分享的心得及啟示,教育學生如何將品德教育落實在行為舉止上。
2.學習單回饋:這個活動規劃主要是希望學生能從品德教育的課程內容中得出自己的想法,和活動心得。除了課堂中參與討論說出自身的經驗和見解,也以文字或圖畫的方式呈現在學習單上,如金華國小102學年度六年級品德教育學習單,便以小善成大愛為主題,提醒學生在幸福之餘,也要為別人奉獻和付出,幫助真正需要的人。再由教師統整後,展示學生中的優良作品,同時達到同儕團體互評的效果,呼應綜合領域教學中,妥善運用校內資源獨立設計之學習活動。
3.品德教育演講比賽:最後一個主題是品德教育的相關競賽活動,對有特殊才能和品德教育認同的學生進行特殊訓練,鼓勵他們參加校內的品德教育比賽,經過初選後代表學校參加全市的大型比賽,例如上學期中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所舉辦的【好學生、好品德】演講暨說故事比賽,金華國小的學童便有優異的表現。
設計教材
|
由教師工作坊討論後,經課發會制定學生品德教育綜
合領域教材內容。
|
教學演示
|
影片引起動機>教師引導>正確觀念傳達
|
發表分享
建立概念
|
主要是透過班級小組討論和師生經驗分享,使學童建立正向的品德態度和觀念。
|
學習單回饋
|
以文字和圖畫方式記錄學生自身的品德想法及反省, 供老師統整並審視教材內容的適切性。
|
推廣應用融入生活
|
過體認和實際生活經驗,將品德教育精神落實平時行為態度中。
|
(二)資料收集與分析
為了實際評量及瞭解品德教育融入綜合課程後學生的學習情形,研究者以學習單、圖文並茂的記錄方式當作評量依據,並在統整分析學習單的文字內容後,對於學生的整體想法、參與態度做評估。並在學童每年級的綜合課程學期結束後,審視階段性的品德概念是否確實落實在其生活中,再對於整體綜合課程的內容做出調整。
圖2 以說故事引導正向品德思考
圖3 學生參與台北市品德演講比賽
肆、 教學結果與討論
(一)學生學習及回饋
本次研究品德教育融入綜合領域活動課程中,主題之一是藉由班級討論
及師生經驗分享,杜絕校園霸凌在搬上蔓延。並透過體驗與實踐,將自尊尊人的精神落實在生活當中。首先以哆啦A夢中,大雄常在學校被胖虎欺負的影片引起動機,再用講解方式讓學生瞭解人身自由權並使其具有自我保護的知能,明白如何選擇良好的溝通方式,以建立正面的人際關係,在尊重自己與別人的同時,體現公平正義的表現,面對霸凌時如何以正確的方式處理。學習單採用簡單的故事描述,讓學生先行閱讀後,討論後面的問題,並簡單記錄自己的想法和結果。學生的反應都十分良好,一位五年級的學生便表示「我瞭解到,尊重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的重要」、「原來我這樣做,對方會感到不舒適」,學生對於自己能身體力行減少校園衝突的行為感到驕傲,也體認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曾經對弱勢同學做出不友善行為的學童,也很誠實的自我反省,並當場向該同學道歉。
(二)實施教學省思
這次的研究中可瞭解,在金華國小校內進行了各式的品德活動,無非便是希
望學生從中親身去體驗、操作,學會應有的基本能力,課堂中選擇的勵志故事讓學生閱讀討論也希望他們能有所反思、見賢思齊。研究者發現,一個學校除了營造正向道德文化外,教師和行政人員也都扮演非常重要的、可說是模範與良師益友的角色。教室氣氛的好壞,對一個課程推動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現在社會中多元價值衝擊、各類媒體充斥、家庭功能失調下,學童價值觀的混亂與衝突不可避免,金華國小將品德融入綜合領域教學中實施,便是因以上這些新興議題的教學內涵,絕大多數都和品德教育息息相關。每一位教學者都像是一滴滴清淨的水,都具備了將良好品德教育注入所有孩子的生命長河的責任。值得欣慰的是,在我們在課程中告訴孩子良善的態度後,他們就能彼此激發出許多火花。經討論、角色扮演等引導,和踴躍發表,建立正向的品德觀念。
圖4 學生回饋的品德教育學習單
伍、 結語
本研究發現,金華國小品德教育融入綜合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具正面有效的幫
助,不但提升了學生的自我省思能力,在行為方面也有顯著的進步,班級氛圍更為融洽。教師透過綜合教學策略和技巧,以實際的行動帶領學童實踐良好的品德行為。同時本研究也發現,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更加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除了潛在課程及關注學生外顯行為外;資訊素養也是現階段教師所必須具備的,活用多媒體與網路資源,增進學生的興趣與認同感。
金華以繪本和綜合課程學習單做為教學媒介的策略,結合學校多媒體教學的效果良好;品德課程立基於固有閱讀和資訊教學優勢上。品德教育推行小組成員對推動品德教育均有著正向積極的態度,未來以期在與家長和社區建立更完善的夥伴關係,教師在綜合課程的備課過程中,也該更用心審視其課程邏輯能否確實的融合品德教育內容,並適時的將發言權轉給學生,使彼此相互溝通,更了解學童對品德學習的想法,也同時澄清自身迷思,尋求最有效的品德教育教學策略。同時教學資訊化也是時代的新興觀念與作為,現在孩子許多的知識資訊都來自網際網路,身為教育者更須走在資訊尖端,金華國小便建置有班級網頁,提供親師生溝通平台,也提供正確的品德思考,避免孩子受新聞媒體誤導和混淆,未來也可能架設「品德教育資訊網」提供數位媒體教材,讓教師能彼此分享教學經驗,也透過媒體教材運用,增添學生學習動機。
陸、 參考文獻
李素貞、蔡金鈴(2004)。中小學品格教育之實施與評量。教育研究,120,53-68。
李琪明(2008)。國中小品德校園文化營造實徵研究。臺灣師大學報:教育類,53,153-178。
黃湘閩(2008)。國民小學品德教育實施之探討—以陽光國小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碧瑩(2007)。品格教育融入國小三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成效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金國(2010)。品格教育理論與活動設計。臺北市: 高等教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