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期:綜合活動
圖片
編輯管理 主編管理
點閱次數:12671735
訂閱人數:30066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電子報
109期 編輯群
發行單位: 新北市教育局
編輯學校:
執行主編: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FB粉專『新北學Bar』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媒體家族』
新北市教育局影音頻道
Podcast 新北教育123
Line社群-新北教育123
我的新北市粉絲團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發刊日期 2013年7月5日109
教育交流站
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暫時性湖泊七星池與向天池觀察記
資料來源:新北市土城區廣福國小 | 2013-07-05 | 作者:藍蔚藍 老師 人氣 2506

陽明山國家公園豐富的火山地形與生態中,七星池與向天池可說是非常奇特的地景、環境。若單純從觀賞風景的眼光來看,這兩個地方看起來平平無奇;向天池至少在登山步道上、又有火山口地形,還有一點話題;七星池隱身在七星山主峰和小油坑之間的斷層凹谷內,地形封閉、展望不佳。然而這兩個地方在登山界中卻頗富盛名,很多人慕名造訪。為何?就因為這兩個地方雖然以池為名,卻不是終年有水,因為這兩個水池池底滲水性極高,非得在連續豪雨之後才能積水成池。所以要看到名符其實的七星池、向天池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去年八月蘇拉颱風侵襲北台灣,除了造成新店溪、大漢溪沿岸水患之外,也為陽明山區帶來大量降雨。光是8月1日、2日兩天,鞍部氣象站累計雨量即高達679公厘,佔該氣象站當月累計雨量73%。這麼短的時間內降下這麼多的雨量,足以使七星池、向天池積水成池。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筆者8月3日就上陽明山觀察這兩個水池,果然看到了滿水位的樣子。這兩個水池既然是暫時性湖泊,接下來在8月9日、17日、27日筆者繼續上山觀察,確認這兩個水池到底暫時到什麼程度。

 

向天池的水位在8月3日時高到將南側的環湖步道都淹沒;8月9日環湖步道全部露出,水位降低至少120公分;至8月17日水位又下降至少150公分、幾乎乾涸見底,池底僅剩少許積水;研究文獻說向天池「若無持續的降雨補充,池水將於約10~14天內乾涸」,筆者的觀察與文獻記載符合。可見向天池水量變化雖大,但變化程度已有一定的規律性。

 

七星池水位下降幅度則稍微緩和些,8月3日滿水位逼近陡峭的池畔,幾無立足之地;8月9日水位下降約數十公分,池畔稍可容身;8月17日露出更多池底,與滿水位時相較,已下降超過一個成年男子的身高,但是要環湖而行,仍須涉水而過;8月27日水位大約又下降了一公尺,所剩積水深度最多一公尺,所剩積水面積最多一百多坪,不到滿水位時的十分之一。七星池地形狹長,依地勢高低又分上池、中池、下池,中池、下池相連,上池與中池則有高達兩層樓的土堤相隔。上池漏水最快,8月9日時水量就已不多,而七星池滿水位時連同上池也算進去,面積還不到0.5公頃,大約和200公尺跑道的小操場差不多大而已。

 

高山湖泊很多都是依賴降雨的看天池,這樣的水源雖然不穩定,但在多雨的台灣足以維持看天池穩定的水源。七星池和向天池也是如此,然而因為火山地形的關係,其池底岩層有空隙而容易漏水,因而使其池水無法長期維持。以台灣水韭聞名的夢幻湖也有池底滲漏的困擾,因而在保育台灣水韭時,一方面要防止池底淤積、陸生植物入侵,一方面還要解決滲漏問題,維持棲地十分不容易。七星池和向天池的池水雖然無法長久維持,但是因為台灣雨量豐沛,所以這兩個水池一年中可以有好幾次水滿、乾涸的環境變化,在台灣山地湖泊中這是非常稀有的情況。從地質史的角度來看,湖泊是屬於暫時性的水體,在形成伊始即邁向其終結的宿命,會被集水區內沖刷下來的泥沙所淤積,衍生深度愈來愈淺、面積慢慢縮限的現象,並逐步演化為陸地。七星池與向天池卻因為反覆的水滿、乾涸,成為環境特殊的湖泊,連帶也產生特殊的生態。其中又以向天池的鵠沼枝額蟲最特別。

 

向天池的鵠沼枝額蟲俗稱向天蝦、仙女蝦、豐年蝦,他是一種非常獨特的生物,能以休眠卵的型式度過乾旱、低溫等不利於一般水生動物生存的時間,當暫時性水池形成後,即在短時間內孵化、成長、繁殖及產卵完成其生活史。在很多文獻裡,向天池的豐年蝦以「湖沼枝額蟲」來稱呼,陽明山國家公園委託學者所做的研究報告,也是稱做「湖沼枝額蟲」。那為什麼我的文章卻稱作「鵠沼枝額蟲」呢?一字之差差在哪裡?依照陽明山國家公園委託學者所做的研究,在標題「湖沼枝額蟲」之後附有學名 Branchinella kugenumaensis,學名之後又加上 Isaikawa 1895;學名後的「Ishikawa」是這個物種的發表人石川千代松的姓氏「石川」的日文發音,「1895」則是石川千代松在1895年發表了這個物種,學名中的「kugenumaensis」,則是源自於這個物種的發現地神奈川縣鵠沼村「鵠沼」的日文發音 kugenuma 。有關向天池豐年蝦研的究用的是這個學名,所以那就應該叫「鵠沼」枝額蟲,而不是「湖沼」枝額蟲了。

 

所以看向天池看的不只是向天池的水位變化,同時也要看看比水滿更難得一見的鵠沼枝額蟲。筆者在8月3日、8月9日前往向天池觀察時,即已聽說有研究人員乘皮筏下水進行研究。筆者一不是研究人員、二沒有適當裝備,只能站在岸邊看水,一直到8月17日向天池只剩池底積水,才有機會一睹群聚在淺淺的水坑中殘存的鵠沼枝額蟲。到目前為止,台灣只有向天池才發現鵠沼枝額蟲,水位變化劇烈的水池當然不是一般水生生物理想的棲地,但是也就因為是這樣的環境,正好適合鵠沼枝額蟲短暫而成長迅速的生活史,並且有利於躲避掠食者的攻擊,確保其族群的生存。向天池有這樣特殊的環境及特殊的生物,在生態環境教育上是一個絕佳的解說題材。而鵠沼枝額蟲從何而來?在向天池繁衍了多久?同樣是水位變化劇烈的七星池為何又沒有?這些謎題都非常值得去探討。

 

更多蘇拉颱風之後七星池、向天池水位變化觀察,以及鵠沼枝額蟲的紀錄,請見筆者部落格文章〈一探再探探到蘇拉水滿七星池〉、〈一探再探探到蘇拉水滿向天池〉、〈蘇拉水滿向天池後看豐年蝦鵠沼枝額蟲〉。

18

19

 
「走入社區,擁抱自然」 — 國小環境教育實務教學 三、五分鐘打破自閉症兒童失控情緒的僵局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