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期:健康與體育教學
圖片
編輯管理 主編管理
點閱次數:12483282
訂閱人數:30066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電子報
76期 編輯群
發行單位: 新北市教育局
編輯學校:
執行主編: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FB粉專『新北學Bar』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媒體家族』
新北市教育局影音頻道
Podcast 新北教育123
Line社群-新北教育123
我的新北市粉絲團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發刊日期 2012年11月9日76
教育交流站
游出安全-泳向健康
資料來源:新北市立樹林區彭福國小 | 2012-11-09 | 作者:張勇銓 人氣 1278

                                         游出安全-泳向健康                新北市立樹林區彭福國小張勇銓

 

壹、前言

    臺灣境內溪流密布且四面環海,在人類不斷製造汙染及環保意識未抬頭下,造成了地球溫度極化的異常現象,地處亞熱帶地區的我們,更是感受到明顯變化,尤其每當春末初夏之季,更讓戲水成為民眾從事遊憩的最佳活動選擇之一,惟因目前國內相關單位所規劃合格安全水域休閒場所容量有限,致仍有許多民眾前往危險的水域活動,加上缺乏水域安全正確觀念,及水中自救的基本能力,而使溺水事件層出不窮,造成無數的家庭破碎。WHO(2001)統計資料顯示 (圖一)淹死溺水死亡率台灣高居第一,我國0-14歲兒童,每10萬人溺水死亡率,我國1.8遠高於日本0.6、瑞典0.4、英國0.1,有必要提供足夠且安全、良好的習泳空間。故本文即針對游出安全-泳向健康,探討水域安全政策及提升游泳的重要性。

 

(圖一)2001年0-14歲兒童淹死溺水事故傷害標準化死亡率之國際比較

以WHO 2000年世界標準人口為準

未命名.png

 資料來源: 1.世界衛生組織網站Mortality Database之Table 1。

                2.行政院衛生署,中華民國九十年衛生統計第二冊「生命統計」。

 貳、水域安全政策

    依據2008年至2011年內政部消防機關執行救溺勤務統(表一),顯示2008年溺斃失蹤人數為450人;2009年溺斃失蹤人數為481人;2010年溺斃失蹤人數為389人; 2011年溺斃失蹤人數為339人。其中每年的6、7、8月為全年度發生溺斃的高峰期,分析其原因6、7、8月份天氣炎熱,許多民眾紛紛到溪河、海邊遊憩,因疏忽戲水危險性導致。有鑑於此相關行政單位為降低水域溺斃事件,擬定相關防溺系列政策,分別有內政部消防署推動的「100年加強水域救援能力實施計畫」、教育部「提升學生游泳能力檢測合格率及游泳池新改建行動方案」、行政院體委會「游泳G0健康」以及各縣市政府所推動的防溺自救宣導,透過各電子及平面媒體加強宣導,隨時隨地提醒民眾提高警覺,促使溺水事件逐年減少。具體實施成效可由統計數字看出,自2010年開始溺水人數明顯下降,分析其原因應為中央相關機關致力推動水域安全,並擬定具體實施策略「泳起來」專案,及各縣市地方政府戮力配合下,方能有效降低溺水死亡率,逐漸與日本、瑞典拉近距離,甚至超越溺水死亡率最低的英國。

 

表一2008~2011年內政部消防機關執行救溺勤務統

 

          年

人數統計

2008

2009

2010

2011

溺斃

422

452

368

318

獲救

305

352

251

252

失蹤

28

29

21

21

溺斃+失蹤

450

481

389

339

資料來源:內政部消防機關執行救溺勤務統

 

參、提升游泳比例

    教育部為提升學生游泳知能及水上求生能力,並養成游泳運動習慣,增進健康體適能,減少學生水上意外事故,積極輔導國中小及高中職落實學校游泳教學,同時積極規劃辦理游泳學習班,鼓勵各校結合校際、社區等校內外資源規劃辦理課餘、週末假日、寒暑期游泳育樂營工作,已逐年達到提升學生游泳能力目標。

    該計畫實施方式:有游泳池的學校,舉辦跨校性學習營,充分利用以達到資源共享。而無游泳池之學校,結合社區資源外租游泳池辦理教學及學習營。參加者以學會換氣並游25公尺為目標。自2000年學生會游泳比率從26%提升至2008年度為41%(教育部統計),且近年來青少年溺水死亡人數減低,學生游泳能力之提升有直接影響功效。依此訂定每年增加3.25%學生學會游泳,至2021年達80%學會率。 

  此外改善硬體設施,活化現有455座游泳池,並逐年改建溫水設施,並積極推動照顧弱勢學生,每年以協助五萬名弱勢學生學習游泳為目標,另外增進學校游泳師資知能,培訓教師游泳教師專長,每年調訓900位學校游泳師資,以充實師資專業,提升教學知能。

  行政院體委會為更積極推動國人運動習慣,除在軟體上的宣導外,也提供國內各縣市政府辦理興建國民運動中心,培養國民運動風氣、養成規律運動人口,如此成為先進國家具備的基本要素。國民運動中心目前台北市已興建完工營運的共有12座,分別於市內各區,另外尚有新北市的10座尚在興建中,預期完工營運後可望帶動地方運動風氣,提升國人運動習慣,同時增加游泳人口比例。


肆、結論

    日前新聞報導以國民運動中心公告禁止場區內禁止各種教學為標題,這不只是個案現象,而是一個常態現象,政府機關除擬定政策推動各項軟硬體建設外,尚需落實監督之責,若發現異常現象應隨時彈性修正,以符合現代化國家應有的實際狀況需求,以提升全民更友善、多元、以及安全地休閒運動場域。另外持續推動教育部「推動水域活動計畫」、行政院體委會「打造運動島計畫」與「泳起來」專案計畫,逐年提升國人水域安全觀念,落實游泳教學及培養水域活動指導人才之人數,全面性推展各項計畫,營造人人都有水域安全的觀念,並達到樂水、親水、活水的目標及「游出安全-泳向健康」的願景。

 
體育課預防性課室管理策略 啟動健康體適能─運動Start、健康Star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