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中老師是我的摯友,我們時常會通過電話、郵件進行教學探討與交流。作為新北市語文輔導團專任輔導員的他,在專業素養與教學理念的把握上,確實有其所獨到的地方。而《秋天的風鈴》的教學設計正體現了他一貫的教學風格。
劉老師的這節課最早出現在2011年12月在長春舉行的「兩岸四地」語文教學活動上,其教法引起不小的反響;其後出現在2012年3月31日在臺北舉行的「2012兩岸小學語文名師教學觀摩交流會」上,當時與這節課教學同時進行的還有其他三節課,但他的這節課所在教室湧進的聽課老師最多,課後探討互動的時間最長。由此可見,從教學設計到教學現場的效果都有著獨特的魅力。
《秋天的風鈴》是一篇帶有幻想色彩的短篇小說,出自日本作家安房直子的幻想小說集《銀孔雀》。全文約有2500字左右,講述一個與「風鈴」有關的稍帶哀傷、稍帶魔幻、稍帶抱怨、稍帶迷離等等元素的故事。整體而言,行文流暢但不失巧思,看似平鋪直敘卻又懸念重重,是一篇可以讓讀者恨不得一口氣讀完的精彩短篇小說。這樣的行文,是與作者安房直子的寫作風格有關。其作品精美雋永,有評論家稱其作品「如同在院子的一隅默默地開放的花朵」,她的作品最大的特徵是想像,是「將現實沉入幻想世界的底層,很難劃分出一條明晰的現實與幻想的分界線」。無疑,《秋天的風鈴》必然會引起讀者的注意力,在我們的教學現場中也更能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
劉老師在其選文說明中是這樣敘述的:「本文優美流暢,情節的巧妙鋪陳適合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文章情真意切,主角情緒的轉折及面對困境的轉念適合帶領學生體會感受。教學者試圖在教學中透過提問,引導學生運用預測、推論、連結的閱讀策略,瞭解文章的內容,體會文章的美感。」恰巧,也因為這篇選文,我與他有過較深入的探討,在臺灣的教學現場中,他常用來作為「閱讀教學之推論策略」教學之用。
「閱讀動力」,對於一個正常的讀者而言是極其重要的,同樣的,一篇文章的教學,文章本身對於學生「閱讀動力」的激發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有時候,我們為了讓孩子對教學產生興趣,產生「閱讀的動力」,我們往往就會對內容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與關注,卻放棄對閱讀策略的滲透。但劉振中老師的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卻體現了二者(閱讀動力OR閱讀策略)的統一。
首先呈現劉振中老師的教學簡案:
(一)連結學生有關風鈴的經驗。
(二)預告學習重點:運用觀察力、聯想力,以文章中主角的立場進行思考。
(三)分三次閱讀課文,引導學生進行推論與預測。
1. 學生事先閱讀完第一部份課文。
引導學生分別以「抗議信是誰寫的?」「畫家會不會拿下風鈴?」為關注點,找出關鍵字、關鍵句,進行討論。
2. 發下第二部分課文,學生進行閱讀。
引導學生繼續關注「抗議信是誰寫的?」「畫家會不會拿下風鈴?」從文章線索中進行推論。
3. 發下第三部分課文,帶領學生理解全文
引導學生發表對於文章的理解,並探討畫家心情的轉變過程。
(四)探討作者的寫作意圖及技巧。
從簡案設計,我們可以看出這樣一個閱讀的課程:預讀第一部分,連接舊知;現場讀第二部分,延伸內容線索;激趣讀第三部分,完成對全文的瞭解。關注的問題始終在「抗議信是誰寫的?」和「畫家會不會拿下風鈴」,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似乎有種錯覺:教者是不是只是在關注內容?我們再看看教者的教學過程:事先閱讀第一部分——課堂閱讀二、三部分。雖然內容有變化,但線索沒有變。
可是,這樣的過程似乎又與他的教學目標關聯不大:
認知:認識借物抒情的文章、理解文學作品的表達方式。
技能:運用預測、推論、連結的閱讀策略。
情意:體會淡淡的、美好的情感,在必要的時候適時的轉念。
可我們仔細再看看每部分教者所要達成的目的:第一部分閱讀,達成關注點的一致;第二部分閱讀,延伸關注點,初步推論;第三部分閱讀,完善關注點,完善推論。再仔細看其的設計:連結學生對風鈴的經驗;預先告知學習點;逐步體驗。
這樣的設計,我們可以看出一明一暗兩條教學線索不斷貫穿與結合:明線是利用學生對這類題材文本所帶來的「閱讀動力」驅使完成對三部分內容的感知;暗線卻是教者利用學生感知內容時的「閱讀動力」探究過程,從而悄然間將閱讀的策略體驗呈現給了學生。
習慣上,我們在教學現場中會更多關注到教學內容的解析,希望由此延伸出學生閱讀的興趣,從而觸發學生的「閱讀動力」。但我們又不得不正視這樣一個問題:閱讀動力確實是最原生態的閱讀需要,可其只是淺表層次的需要,如果需要持久的表現與存在,必須要有抽象的閱讀策略的介入規範與延伸。但閱讀策略一般都是抽象性的概念,對於成年人的教師而言都是枯燥與乏味的,何況是作為更感性的學生呢?
劉振中老師的教學設計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角度,一種新的思考方式,一種結合兩者的方式。讓我們的教學更能在感性與抽象中尋求更佳的結合點。
長春《秋天的風鈴》教學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