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期:閱讀教育
圖片
編輯管理 主編管理
點閱次數:12710384
訂閱人數:30066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電子報
11期 編輯群
發行單位: 新北市教育局
編輯學校: 新莊國中
執行主編: 呂秋萍
蘇如香
編輯群: 曾俊逸
  陳順興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FB粉專『新北學Bar』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媒體家族』
新北市教育局影音頻道
Podcast 新北教育123
Line社群-新北教育123
我的新北市粉絲團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發刊日期 2011年8月12日11
教育交流站
以學校媒體識讀教育開展新世代家庭教育
2011-08-12 | 編輯者: 人氣 1747

以學校媒體識讀教育開展新世代家庭教育

     根據天下雜誌「家庭生活體檢大調查」結果顯示,親子在家庭相處的時間雖充裕,但內涵卻非常貧乏。家長與小孩共處時,除做功課外,花最多時間者是從事看電視的活動。是否可以先由學校提供媒體識讀教育,並幫助新世代的家庭使成為其教育核心,亦即促進親與師在媒體素養的認知一致,共同為孩子的未來及學習付出,增加孩子未來競爭力,此種媒體識讀的家庭教育是值得我們探討與思考的方向。

     媒體識讀的意義是在培養解讀媒體訊息的能力,媒體識讀課程是在教導學生,理解媒體如何產生知識、如何建構意義,如何做為一種文化形式及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作的課程。具有媒體識讀的表現則是在觀看媒體或擷取資訊時有理性、獨立思考及覺知,知道訊息如何建構、媒體的商業考量,以及能覺知媒體觀點及特性等。媒體識讀教學的目標最終是要培養學生成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有批判及反省思考能力亦即成為未來的優質公民。

    在媒體識讀未成為家庭重視的主要議題前,家人相處時的媒體收視行為,可能只是純粹打發時間,或是未能察覺媒體呈現訊息意涵時,已形塑並改變了我們及孩子的價值觀,更甚者在親子共視情況下,也未去限制觀看及使用一些媒體,以及未加詳細解釋收視媒體的限制意義與收視心得討論,反而助長媒體改變了孩子的價值觀而不自知,所以藉由學校教育將媒體識讀的觀念融入教學設計中,對孩子收看電視媒體的行為改善,如更能以此形成家庭教育的核心勢必更有意義。

     我們常批評媒體新聞、綜藝節目的粗俗、製作水準低落等,但是要如何在這種收視環境下,教導學生適應此種傳播文化環境並衍生一些策略,便需要一些沈澱與深入思考。媒體識讀課程規劃設計的重點應聚焦在豐富多元的媒體內容及其構成的引導,讓學生了解媒體的內容及形成因素,引導學生從所觀察到的媒體現象加以批判思考,並從媒體的角度帶入文化現象的觀察,提升學生對抽象事物觀察與思考,讓學生日後在觀看媒體時,能多一些關於媒體製作及訊息產製和解讀的素養與批判。

     在家庭裡暴露在媒體前的時間,是最適合在家庭教育裡實踐媒體識讀理念。親子共視與討論媒體意象與構圖及其語言的呈現,更能加深孩子的印象與增進思考與分析、批判,在媒體強勢引導孩子的價值觀、形塑閱聽者消費意識、形成他們看待世界的框架時,在家庭裡以活生生的影像、聲音、符碼做為親子互動、溝通的平台和工具媒介,筆者相信這可以是新世代、多元文化價值下的家庭教育呈現方式。

     在家庭的親子共視策略上,家長可與孩子先從選擇電視節目開始,參考公廣集團(公共電視)所推薦的多元電視頻道,以及富邦文教基金會曾推薦適合兒童、青少年觀看的優質節目,引導孩子思考並安排收視計畫。低年級孩子則要注意教導孩子區分節目與廣告,避免養成吵著要買垃圾食物與零食的習慣;較大的孩子則應注意其在靈異、神怪等節目觀看時,應教導孩子去分辨真實與虛幻,並引導孩子思考故事中所隱含的價值與意義。

     至於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學習時間分配,同時引導孩子從同儕文化與多元文化價值的角度,逐漸形成自我角色的認同透過電視媒介,可以讓父母與孩子多一個溝通管道,讓父母學習以孩子熟悉的語言、文化去引導孩子。

     教師在學校中推動媒體識讀,培養學生具備對電視應有的思考等能力,可改變家長對孩子看電視的觀點,如此會讓學校媒體識讀教育成為引導家庭教育發展的思考起點。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換個框架看待家庭教育,如能以學校來進行媒體識讀教育並開展家庭教育,又何嘗不是多元的世界與文化觀下,另一種探看生命的豐富經驗呈現。

             新北市英速魔法學院闊瀨校區   林作逸主任

 
PISA給國中國文老師的啟示 晨讀可以不只十分鐘--國中班級閱讀推動實務經驗分享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