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期:閱讀教育
圖片
編輯管理 主編管理
點閱次數:12710539
訂閱人數:30066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電子報
11期 編輯群
發行單位: 新北市教育局
編輯學校: 新莊國中
執行主編: 呂秋萍
蘇如香
編輯群: 曾俊逸
  陳順興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FB粉專『新北學Bar』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媒體家族』
新北市教育局影音頻道
Podcast 新北教育123
Line社群-新北教育123
我的新北市粉絲團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發刊日期 2011年8月12日11
教育交流站
PISA給國中國文老師的啟示
2011-08-12 | 編輯者: 人氣 3394

PISA給國中國文老師的啟示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99年12月7日全球同步公布2009年測驗結果,臺灣的閱讀素養居華文世界之末,位居23名,比2006年第一次參加 退步7名。一時檢討聲浪四起,各項研習及問題診斷也一一出爐。教育部次長陳益興表示,參加PISA的15歲學生通常就讀國三或高一,PISA測驗在3月舉 行,距離基測時間很近,多少有影響;全國家長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表示台灣城鄉落差太大,比起上海、新加坡和香港,臺灣城鄉資源落差太大,教育部應正視問題所在;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昌明則分析,台灣語文教育過度注重形音義及解釋修辭,PISA強調日常生活「能夠活用語言的能力」。一時之間,對於考試制度的檢討、基測是否須改變、教材的選文安排或教法的缺乏生活化,甚至國中國文教育的目標都產生質疑與討論。 PISA到底考什麼?和國中基測有何不同呢? PISA是衡量學生的閱讀能力,主要從五個層面衡量:1.擷取資訊;2.解讀資訊;3.思考和判斷力;4.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5.活用知識的能力。試題 的方向與原則可歸納出七面向:1.採用生活化與情境式的命題設計;2.採用與生活知識和經驗相連結的文本;3.要求讀者充分地辨認出文本所提供的訊 息;4.要求讀者評價與文本目的相關的特徵;5.要求讀者提出證據以證明觀點;6.重視對不同情境的假設類推;7.要求讀者推斷作者命題或寫作的意圖。 由此可知,PISA強調語文的生活化與應用化,以培養能用語文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個體。
     和基測相比,詳細地說,PISA的評量項目有何不同呢?台師大鄭圓鈴教授比較兩者不同,歸納以下表格:

評量指標

評量指標細目

PISA評量內容

基測評量內容

認知能力

1.能詮釋

1-1詞義

1.  將圖表訊息轉為文字訊息

2.  將文字訊息轉為圖表訊息

1.語詞涵義

理解

2.能舉例

2-1術語

2-2要素

1.要素

1.術語

2.要素

理解

3.能分類

3-1術語

3-2要素

1.要素

無試題

理解

4.能摘要

4-1大意、主旨

4-2內容要點

1.  主旨

2.  要點

3.  關鍵句

1.主旨

2.要點

3.標題

理解

5.能推論

5-1文句涵義

5-2訊息觀點

5-3文體

5-4預測、結論

1.文句涵義

2.訊息、觀點

3.文體

4.預測、結論

1.句子涵義

2.訊息、觀點

3.文體

4.預測、結論

5.關係

理解

6.能比較

6-1關聯

6-2差異

1.關聯

2.差異

1.關聯(觀點)

2.差異(形式、

內容)

理解

7.能解釋

7-1因果關係

1. 因果關係

1. 因果關係

理解

8.能區辨

8-1核心概念

無試題

1.  核心概念

分析

9.能組織

9-1內容順序

9-2文章結構

9-3解決問題過程

無試題

1.  內容順序

2.  解決問題過程

 

10.能歸因

10-1寫作目的

10-2寫作效果

10-3寫作風格、特色

1. 寫作目的

2. 寫作效果

 

1.寫作特色

 

11.能評論

11-1形式

11-2內容

1.  風格

2.  內容

無試題

評鑑


引自。 鄭圓鈴(2009)。閱讀教學理論與實務,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出版,頁74。

 

     從上表可知,基測試題以評量理解能力為主,分析及評鑑能力的試題極少,而理解能力也以詮釋、摘要、推論、解釋為主。PISA試題則以評量理解、分析、評鑑 能力為主,分析能力中的能區辨、能組織,雖沒有評量試題,但能歸因的試題較多,分析能力仍極受重視。由此可知,基測試題欠缺高層次認知能力,再加上試題以選擇題呈現,相較PISA的問答式,更顯得封閉,無法真正測驗出學生認知的程度與歷程。

     筆者曾在班上發下2006PISA閱讀試題讓學生試著練習。有的同學說翻開厚厚的題本,出現的不是我所熟悉的選擇題,而是一篇長文加上一些可以恣意發揮的問答題。回答的範圍較深較廣也較多元;學生也發現文章比較貼近生活,如<塗鴉>那篇文章;也有學生指出這份試題偏重個人意見的表達及多元思考,相對於我們而言,不太重視個人表達,所以思考比較死板;學生還點出題目比較開放性,感覺沒有標準答案。

     一項國際的閱讀評比就好比健康檢查,檢查出臺灣語文教育的症狀,但並非宣告臺灣國中語文教育病入膏肓,無藥可救。制度面部分,不論是十二年國教的逐步推行、基測的轉型廢止或教材的安排與調整等,需要漸進式的改革與時間的催化;但實行面部分,國中國文教法的改變卻掌握在每一位第一線教育工作者手上,如何跳脫精熟與反覆練習的教育模式,如何教出帶得走的能力,如何讓語文能力與生活應用結合,如何讓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兼具等,是每一位國文教師更應思考與面對的。

     承如侯文詠在<不乖—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一書所言: 學習國文的目的是為了要培養學生欣賞作品的能力,並且在欣賞的過程中學習到用中文表達的能力。然而,在這樣的制度下,學生的思考全被文法、詞性這些技術性的問題給占據了,以至於考試能力固然很強,但卻加深了他們對中文的疏離。這樣的疏離,不但剝奪了學生從閱讀得到感動、思索人生的機會,甚至剝奪了他們書寫表達的興趣,搞得他們連寫出通順流暢的文章都大有問題。這麼一來,就算國文考得了高分,又有什麼意義呢?

新北市福和國中  林雯淑老師

 

 
以學校媒體識讀教育開展新世代家庭教育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