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期:實驗教育大步走
圖片
編輯管理 主編管理
點閱次數:12628647
訂閱人數:30066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電子報
351期 編輯群
發行人: 侯友宜
發行單位: 新北市教育局
總編輯: 張明文
副總編輯: 歐人豪
  劉明超
編輯學校: 忠山實小(111)
執行主編: 彭增龍
編輯群: 曾千珊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FB粉專『新北學Bar』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媒體家族』
新北市教育局影音頻道
Podcast 新北教育123
Line社群-新北教育123
我的新北市粉絲團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發刊日期 2022年8月26日351
教育交流站
忠山實驗小學公民素養課程方案分享— 「當媽祖遇上防疫」議題教學
資料來源:新北市蘆洲國小 | 2022-08-26 | 作者:曾淑免老師 人氣 410

忠山實驗小學公民素養課程方案分享—

「當媽祖遇上防疫」議題教學

2022-08-26 | 作者:新北市蘆洲區蘆洲國小/曾淑免老師

 

設計防疫口罩義賣公民行動獲得家長熱烈支持

[設計防疫口罩義賣公民行動獲得家長熱烈支持]

■前言

筆者之前任教於忠山實驗小學,以公民行動取向的課程與教學,參與實驗教育發展。在公民素養課程中,進行議題探究是重要的學習內容,對於議題相關的人事物,以及所處環境問題,透過不同角度的換位思考,與同儕進行討論,希望能增進學生對於社會議題的關注與認識。

媽祖遶境是臺灣民間重要的信仰活動,而在遶境活動前爆發新冠肺炎的疫情,該不該繼續舉辦遶境活動,不同角色會有不同的看法。藉由這個議題,我們在四年級的公民素養課程中設計「當媽祖遇上防疫」方案,讓學生以不同角色的扮演,體會各角色立場,理解不同角色的處境,進而培養換位思考能力,澄清價值觀念,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及發展實際行動,為社會盡一分公民責任。

 

■學教設計

一、設計理念

本教學方案期待透過學習、探究及行動,引發學生對議題的關心與討論,以學生自身經驗為主,體會不同角色在事件中可能的想法,能運用同理心進行換位思考,並能在疫情下對於自身的心理及生活進行應變。

二、課程架構與學教活動

本議題的教學設計,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媽祖遶境與瘟疫的問題,期待學生能分享媽祖遶境活動的經驗與感受,探究與瘟疫的關聯性。第二階段是遶境與防疫高峰會,希望學生能在活動中進行探究,同理不同角色的價值立場與觀點。第三階段是進行防疫口罩設計與義賣活動,期盼學生能協同合作進行規劃與提出方案,並能執行行動計畫。(詳如課程架構圖)

課程架構圖

[課程架構圖]

 

■教學實施與回饋

一、透過戲劇角色扮演了解不同立場,培養學生以同理心換位思考:

利用戲劇教學進行角色扮演,如「廟方人員」、「政府防疫小組」、「周邊商家」、「民眾或信眾」,讓學生對扮演的角色有進一步認識,同理其感受並進行換位思考。

二、發表個人想法與同儕溝通互動,提高參與動機並獲得學習成就感:

以分組討論為主,學生在議題討論中,能發表自己的想法,傾聽他人意見,並學習與人溝通的能力,較弱勢的學生,也能從共學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三、統整知識概念建立思維脈絡,以心智圖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利用心智圖整理資料,建立自己思維的脈絡,也能從心智圖中獲得較完整的概念,對於遶境活動內容能進一步認知與統整。

四、以生活情境中的議題探究,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學生透過影片、照片並從戲劇角色扮演中,得知各個角色在議題中的立場與觀點,能提出自己的想法,發表該角色的觀點,有助於提升學習的成效。

 

■教學省思與建議

一、教學省思

(一)教學設計融入換位思考,啟發學生的多元思維:

同理心的換位思考,對國小學生來說是重要的能力,但傳統的教學中較為缺乏。學生在與同儕或他人相處時,缺乏同理心與換位思考的能力,容易引發許多相處上的問題,甚至造成衝突事件。

(二)協同教學及引導式教學策略增進教師專業成長:

協同教師的意見能提供教學者參考,這樣的教學相長模式,值得提倡。對於議題的探究,教師運用教學策略引發學生學習,例如戲劇角色的扮演活動、用不同眼鏡看遶境活動,以及高峰會討論等,可發現學生對議題的興趣明顯提高。

(三)提問設計要能以不同層次問題探究,引導學生高層次深度思考:

教師在進行問題討論時,要先掌握主題的大概念及核心問題,讓學生聚焦於主題問題的探究,學生對於問題才能有深度的理解,再透過學生探究與討論發表過程,提出較有深度的理論依據與想法。

(四)增進社會議題的同理與關懷,並能參與公共事務討論:

實施本教學方案時,正是疫情發展逐漸升溫時刻,因此學生對於這個社會議題,更能關心與了解。教師運用教學策略讓學生學習同理與關懷他人的立場及感受,提出行動方案,進而能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

 

二、教學建議

(一)教學要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本方案以忠山實驗小學四年級文化活動為主題,正值當時疫情流行的問題,因此設計這個課程。但在設定主題時,更需考量學生的生活經驗,依據學生所處的環境,給予主題探索的學習。媽祖遶境活動,對學生也許不是很深刻,在課程進行時要提供更多生活經驗的連結。

(二)設計不同社會議題或學生生活情境的課程:

在忠山實小實施議題教學,是以公民素養課程的節數規劃,一般學校較無相關的課堂,也無法有完整的時數實施。因此,建議教師們能試著將不同社會議題或學生生活課題,融入在教學活動進行。

(三)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發展方案活動:

方案實施時,發現學生在討論中無法提出較為深入的理論與想法,教師需要透過教學策略的引導,才能讓學生對活動引起興趣。例如情境的模擬、戲劇角色扮演、分組合作學習與各種議題討論等。因此建議要採用多元的教學素材,例如影音資料、感官經驗、實體參訪與踏查等,讓學生實際體驗學習。

(四)培養換位思考能力,並實踐公民行動:

連結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議題學習與探究,並提出自己的觀點,對於周遭人事物能有所互動、關懷與省思;期盼大家透過課程引領學生進行社會議題的學習與探究,發展出具體的公民行動方案。

學生發表各自扮演角色與立場

[學生發表各自扮演角色與立場]



 
「跨山、悅海、繪石門」- 新北首座公辦公營實驗國中展新機 新北校園安全齊努力 反詐騙、反毒、反霸凌能力再提升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