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受文化的影響下,孩子從小就被教導不要哭、不可以生氣等,形塑出情緒壓抑,不知如何面對情緒所帶來各種影響的困境。但是被壓抑的情緒,不會消失,反而會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終至有天無法忍受而爆發,造成無法彌補的憾事。
新聞中,諸如恐怖情人、自殺、校園霸凌事件等層出不窮,在在都顯示整個社會未能做好情緒管理。其實,問題不在情緒本身,情緒沒有好壞差別,而是其表現方式是否恰當。情緒發展歷程包括:能辨識自己的情緒、理解不同情境可能所引發自己哪些特定的情緒、以及運用理性選擇如何回應及處理情緒,這就是情緒教育所要培養的能力。
情緒發展,需要透過親子的互動與回饋而學習,而多數父母也不知道自己需要多一些對情緒認識、覺察及反映的能力以回應孩子的情緒表達。因此家庭教育中心自民國107開始推廣情緒教育,以照顧者為目標對象的親職講座,再進一步融入班級的經營、親師的合作、校園氛圍的營造,以促使情緒教育能確實紮根。
一、情緒教養共親職講座
父母是孩子的重要他人,若也能了解情緒教育的重要性,並運用於家庭教養中,相信如此也能促進親子關係,孩子有了正向的情感依附,將有助於其情緒的穩定。因此由家庭教育中心培訓的志工,進入附設幼兒園、小學舉辦情緒教養共親職講座。透過課程講授及演練,協助家長覺察孩子自身情緒及因應技巧。活動後,沙崙國小承辦老師回饋:透過講座,家長們對於孩子「情緒反應」與「自律」有了新的觀念。頭前國小洪老師表示,講題內容讓家長了解如何因應及訓練孩子的情緒問題,建立親
子正向溝通模式。
二、班級推廣
依國小兒童不同階段的認知發展、學習能力與生活情境研發初級、中級、高級篇情緒教育教材,每篇設計7個主題,配搭大愛電視臺節目影片、情緒臉譜及行動輪盤,提供老師教學媒材。
導師在班級經營時,最常遇到的就是孩子的爭執糾紛,甚至是霸凌的議題,這些都是與情緒相關的問題。因此情緒教育課程的設計,就是讓學生了解情緒、表達情緒、同理他人,進而能擁有適當處理情緒、控制情緒、發洩情緒與運用情緒的能力。
新林國小四年級孩子在日記中分享:「我遇到跟媽媽溝通時,時常都會頂嘴,讓媽媽更生氣,我可以使用行動輪盤上的策略,調節自己和媽媽的情緒。」心情日記的書寫,讓親師生間多了一個平台可以在上面交流,促進親子情感溝通,共同學習成長,營造出親師生三贏的境界。 明志國小沈老師表示:「一年級新生從幼兒園畢業升上小一,孩子常遇到適應不良的狀況,而又無法用適當言語說明,便選擇用哭泣來面對,透過教材可以讓孩子更了解自己,也試著表達自己的感受。在面對負面情緒時,轉盤的設計幫助孩子冷靜,知道處理情緒有許多選擇。」而埔乾國小林老師描述,在「霸凌預防篇─我會勇敢面對」,這支影片引起了很大的反應。孩子學到:應有「同理心」、「友善、責任感」、「包容、尊重個體差異」及「知道遇到霸凌事件時可尋求的解決方法」等。
近期加入輔諮中心合作,有些學校結合健康與體育、藝術領域、綜合活動等不同課程,將情緒教育深耕於校園氛圍的營造。期盼透過家庭教育中的培訓計畫:教師的再教育、班級經營的融入、典範的學習、親師的合作,以促使情緒教育能確實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