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開始,攜手共好─NGO與學校在環境永續教育之合作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棲地組志工 林佶弘
人類生活從原始的游牧漁獵轉為農耕定居,城市發展再歷經工業革命,尤其是工業革命後短短200年間,人類生活品質有了飛躍式的進步,從單純的只求溫飽,到如今各式各樣的物質、精神享受,在滿足全人類無窮慾望的同時,地球資源被快速耗用,雨林面積縮小、空氣汙染、溫室氣體排放、極地冰層異常消融、廢棄物汙染河川海洋、物種消失......。全球化後、這些問題更加嚴峻,許多人開始警醒,人類發展不能再犧牲環境,人類需要以永續為中心的成長,於是聯合國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便在這樣的脈絡下誕生,成為近年談論全球議題發展的重要指標!永續目標主張經濟成長、社會進步、環境保護三大面向,應該互利共贏,而非彼此對抗。
都市化後,人與土地的連結逐漸疏離,以至於當生活周遭環境受到迫害威脅時,大多數人都是無感的,於是美麗的山川河海便成了人類文明進步的犧牲品。學校做為學生學習的殿堂,在面對諸多環境課題,可以嘗試突破現有制度的框架,以學生為本位,連結在地環境,在師長引領下,感受自然,關愛自己,親近土地,關懷周遭環境,發現問題,思考解決策略,最後付出實際行動,而這樣的教學模式正呼應了教育部新頒發108課綱的基本教學理念―「自發」、「互動」、共好」,這是可以帶離校園,融入生活,終生受用的學習方式與態度。
學校施行環境教育難免受到制度,時間和場域的限制,但體制外的學習卻是多元而豐富,學校與NGO若能在永續環境教育攜手合作,不但能適時提供學校所需要的專業人力和資源,也能帶給學生不同的視野,對於學生的學習具有加乘的效果。
三年前,我們一家人加入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的親子團,透過多次的集會活動和導引員基礎訓練,著實感佩當初創會者的高瞻遠見,協會的宗旨及親子團的環境教育理念與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中的環境保護面向竟是不謀而合。人類對於生活便利視為理所當然的心態,是直接或間接造成環境惡化與環境災難的主因,然僅仰賴環保團體的力量並不足以扭轉趨勢,只有改變人類對待環境的態度與行為才是長遠的根本之道。因此,荒野親子團發展出的教育理念是融合生態、生活、生命為核心內涵的三生教育;以自然環境為主要學習場域,啟發感官與心靈的覺知能力,理解人類與環境之倫理關係,並以行動實踐有關環境與人文關懷技能,用愛轉動世界,同時也深化了自己的生命價值與意義,也就是除了有關自然生態的知識學習,親子團活動應在繽紛豐富的自然環境中創造具啟發性的機會,引領孩子們逐步提升感官的敏銳度,同時與自然萬物進行生命的深度連結,並從中獲得啟迪與能量,有意識的因欣賞而尊重;因尊重而關心;因關心而行動。除此之外,亦能將行動體現在日常生活中,願意實踐友善環境的生活型態,除了身體力行之外,也能對周邊的人發揮良善的影響力,共同守護我們的地球環境。
除了親子團的活動,身為家長的我也接受培訓成為荒野棲地志工的一員,期間也多跟著資深夥伴在臺北港北堤沙灘、挖仔尾自然保留區、社子島溼地及五股溼地等地區,進行自然調查與棲地整理。根據我個人的觀察,這些荒野志工們長期深耕關注的地點,和鄰近學校的環境教育學習場域多有重疊,倘有機會帶動NGO與鄰近學校彼此交流、經驗分享,學校 教師可提供課程教學專業知能,NGO志工夥伴則是協助環境、生態及棲地等專業知識和人力,雙方共同發展永續環境教育特色課程與教學,成立工作坊培養家長志工進行課程教學和實作,不但可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有利學校在地環境特色課程永續經營,進一步再結合社區居民參與,最終可達到在地守護經營的終極目標,如此學校、社區、NGO團體互利共生,環境教育發展與實踐將永續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