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真實世界」串起永續發展目標(SDGs)、戶外教育與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
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何昕家
人類在演化的過程,整體環境、經濟與社會變化都是相當大與廣,但此文僅從大歷史脈絡探討人類的學習,我們的祖先,最初期生活在大自然中,學習也與真實環境與世界密不可分,學習與經驗世界緊密連結的,而原本學校是針對特定人士、目的而存在,直到工業革命時期,系統性、分化的教育系統逐漸產生,也有別於過往因為真實世界多樣,學習的多元,逐漸轉變為分類別的學習,也逐漸大規模將真實世界經驗,變為知識系統,這樣的演變讓人類更系統係提升、進步、演化,也讓人類的科技技術產生更快速的精進,然而,這也產生學習的質變,學習轉變書本上的學習,也與真實世界越來越遠。
上述的大歷史脈絡的改變,回到臺灣大致上也是在此脈絡內,但是在臺灣幾位教育先驅也指出此脈絡的困境,黃武雄教授在《學校在窗外》中,說明了「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的區別。書中提到:
把人對世界所認識的種種樣態,經大幅篩選,濾掉無數生動有趣的特殊經驗,再經抽象化、系統化,這樣編製而成的知識體系,就是「套裝知識」;而以學習者為主體,直接與不同時空之下人類的經驗起共鳴或衝突,結構而成的經驗網絡,則為「經驗知識」。
教育學者陳伯璋教授則用水果的概念來說明:如果說,經驗知識是新鮮水果,那麼套裝知識就是罐頭水果。「罐頭水果經過加工,早就失去原味了,孩子平常時間被上課塞滿,教的還是罐頭式的知識,當然覺得疲乏,沒有動機去吸收,更別提高層次學習。」另一個嚴峻的考驗是:社會變得太快,罐頭式、標準化的學習,已不足以讓孩子從容應對未來的挑戰。
行文至此,目前全世界都在問:我們該如何教育下一代?讓下一代可以面對未來多變的環境。如何讓教育與真實環境有更近緊密的連結。
聯合國1972年召開人類環境後,探究人類與環境的關係;2015年聯合國提出永續發展17項目標(SDGs)取代千禧年目標(MDGs),為各國政策推動的依據。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提出2030關鍵核心能力與素養,培養學生面對未來多元社會變遷,以SDGs作為教育的重要內容,核心在於發展一種新的學習框架,描述需要用什麼樣的能力來塑造未來的一代。學習框架包括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個人和社會的福祉;變革性能力,通過反思、預期和行動的過程,調動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以便發展與世界接觸所需的相互關聯的能力。而在臺灣十二年國教所強調的核心素養,最關鍵在於生活情境,沒有生活情境脈絡,素養幾乎是相當模糊,而戶外教育強調其重要的教育需要整合認知、情意與技能,與素養強調的價值相呼應,同時戶外教育強調真實情境學習,也是促進素養關鍵。
而在聯合國一個專案計畫Global School Program中,提到SDGs與教育的關鍵重要性如下:學校和教師處於獨特的位置,可以教育下一代成為領袖、消費者、選民和公民。教育工作者對於地球的未來處於真正獨特的影響力和影響力位置。因此應讓下一代瞭解世界上最大的挑戰,並促進其行動。可以使數十億年輕人成為重要實踐者,並開創新的視野,實現更好,更永續的未來。
文末同樣回顧到黃武雄教授在《學校在窗外》提到的一短話:
教育有兩件該做的事,即「打開經驗世界」與「發展抽象能力」,而這兩件事是為了協助人類與世界真正連結。學校的教育,理應架起一個聯結窗內、窗外世界的橋樑。當學校教育,走向窗外,走向真實的世界,教育才真正回歸到了它的原點。
而臺灣十二年國教強調的核心素養,關鍵在於生活情境引導,而戶外教育為最真實引導生活情境的取徑,再透過OECD提到SDGs為學子關鍵需要面對真實世界的課題。希冀透過此短短文章,讓閱讀者可以瞭解,看似三條重要的教育脈絡,其是相互交織,交織出一張教育網,像是一張捕夢網,將孩子帶往未來的真實世界。
參考文獻
黃武雄(2013)。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左岸文化,臺北市。
OECD (2017).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7: OECD Indicators. OECD Publishing, Paris.
學生在真實世界學習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