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之前曾在某所偏鄉國小服務,該校位於汐止山區,校地總面積僅0.33 公頃,屬於迷你型小學。囿於校內沒有標準的球場或田徑場(操場),在辦理運動會時多以趣味競賽為主,看不到傳統的競技項目;也因為沒有室內或半室內的運動空間,在遇到雨天或燠熱不適的季節時,師生們往往苦於無室內場地可以上體育課。
有感於硬體設備遠不如都會學校,也為了增加學生更多運動學習機會,學校除了每年定期申請游泳課程經費,並積極找尋各方資源。包括:結合校外體育場所辦理戶外教育,或是與鄰近的運動場館合作,由場館提供專業的場地及教練支援。接下來,跟讀者們分享學校的經驗。
民國105年9月,汐止終於有屬於自己的國民運動中心。運動中心坐落於汐止區綜合運動場內,主場館有體適能中心、韻律教室、飛輪教室、羽球場、網球場、桌球室、綜合球場等核心運動設施,也有壁球室、棒球練習場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運動場地,以及兼顧各種年齡層需要而設置的兒童遊戲室、兒童閱覽室與棋藝閱覽室。同時也將基地旁原有的汐止游泳館納入整建計畫,一樓設置溫水游泳池、烤箱、蒸氣、SPA池、兒童池,二樓則變成室內攀岩抱石場。也因為運動中心的設施充足且離學校不遠,學校便有了合作的想法。
在與原來合作的游泳館合約到期後,學校接洽汐止運動中心就游泳課程進行規劃、討論;而運動中心也邀請學生在課程開始前先行體驗抱石、射飛鏢以及棒球打擊。當天這些不同於平常體育課的運動項目,讓學生們感到新鮮又有趣,甚至有些小朋友表達想在課後或假日帶著家人到中心運動。
之後每學期的游泳課程,由學校負責交通及經費,中心提供教練及場地,進行6至8週左右的游泳教學以及游泳能力施測。在第1堂課會先依學生程度進行分組,每1名教練指導學生人數不超過15位,以符合教育部規定。學校這邊也會事先安排同性別的校內教師指導孩子們更衣、盥洗,與游泳館確認上課內容與維持上課秩序。此外,學校在暑假辦理夏令營時也會排入每週一個半天讓學生上游泳課,除了在水裡可以消暑,也增加孩子們運動的機會。
學校不只與汐止當地的運動中心合作,也將運動場館的行程納入戶外教育(例如:到鄰近學校北峰國小體育館體驗輕艇,也曾至土城國民運動中心體驗攀岩和漆彈),但最常合作的仍是距離較近的汐止國民運動中心。
運動場地是決定體育課程能否有效進行的關鍵所在,足以影響其教學品質及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表現。如果學校沒有足夠的運動場地或是體育師資,串連當地的國民運動中心,將運動場地延伸出去。再者,近年本市體育處開始提供學校與國民中心媒合的平台,讓運動中心協助學校培育體育人才、提供親師生體驗課程並以優惠價格提供服務,對學校發展體育運動不啻是一項利多,尤其是偏遠學校。
教育部體育署「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2013-2023年),其中學校體育主軸提到「完善體育教學配套措施與發展健康國民」一項,也因此學校除了將學生養成規律運動與健康生活作為目標外,串聯運動中心以提升體育教學品質與成效,亦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參考資料
教育部體育署。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修訂版。2019年8月3日,取自:https://www.sa.gov.tw/wSite/public/Data/f1519884489390.pdf
新北市政府新建工程處。新北市汐止國民運動中心興建工程。2019年7月26日,取自:https://www.contcg.ntpc.gov.tw/page/case/show.aspx?num=58&type=%E5%BB%BA%E7%AF%89&kind=4
新北市政府體育處。場館介紹-國民運動中心。2019年7月26日,取自:https://www.t-sports.ntpc.gov.tw/content/?parent_id=10009
新北市汐止國民運動中心。2019年7月26日,取自:https://xzcsc.cyc.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