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期:幼托公共化
圖片
編輯管理 主編管理
點閱次數:12661661
訂閱人數:30066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電子報
271期 編輯群
發行人: 侯友宜
發行單位: 新北市教育局
總編輯: 張明文
編輯學校: 五股國小(108)
執行主編: 曹書豪
金岳
編輯群: 薛建發
  蕭玉佳
  陳一丹
  曹書豪
  金岳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FB粉專『新北學Bar』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媒體家族』
新北市教育局影音頻道
Podcast 新北教育123
Line社群-新北教育123
我的新北市粉絲團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發刊日期 2019年5月31日271
教育交流站
淺談「玩具分享」
2019-05-31 | 編輯者:曹書豪 人氣 6967

淺談「玩具分享」                             新北市五股國小附幼 謝玉滿主任

圖一、玩具分享日,大家玩戰鬥陀螺

玩具分享日,大家玩戰鬥陀螺

常有家長質疑,公立幼兒園的課程,為什麼總是要讓孩子玩,已經天天在學校裡玩角落活動,有時候還要孩子帶玩具到學校?到底孩子每天都在學校玩什麼?只會玩的孩子將來能做什麼?玩可以幫助學習嗎?是不是老師懶惰不想教導小孩,一直放他們自己玩玩具,不要來吵老師就好了。其實「遊戲」是幼兒的天性,現代學前教育的鼻祖--福祿貝爾,就認為幼兒教育的主要內容是遊戲加上恩物,認為恩物是培養兒童自動、直觀的基本要素,故而玩(遊戲)與恩物(玩具)在孩子的日常生活當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幼兒每天除了吃、喝、睡以外,最主要的活動就是「遊戲」,孩子可以在遊戲的過程裡,自然而然的提升各項能力。而玩具則是遊戲的好工具,一個好的玩具,可以發揮吸引孩子注意的作用,提供孩子進行遊戲的動機,讓他更願意、也更順利的進行遊戲,從玩當中得到滿足,也學習到其他的技能。

我們幼兒園訂定每星期三為「玩具分享日」,在學期初時,會跟孩子約法三章,最多只能帶三種或三個玩具來,如果沒有這樣規定的話,孩子會把家裡一半以上的玩具都扛來學校,就曾經遇過帶一大袋的遊戲王卡來,應該超過200張吧;再則帶來的玩具不能太貴重的,而且要有玩壞了就沒辦法賠或修理的心理準備,也不能帶有攻擊性的玩具來學校,如刀、槍、劍之類的東西。還有希望孩子在星期二的晚上,就要將隔天要帶來的玩具先準備好,放在書包裡,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也鼓勵爸爸、媽媽利用這個機會,跟孩子討論要帶什麼玩具到學校與同學分享。利用這樣的方式做一個良好的親子溝通是有趣的,很多孩子的語言能力都從這些小地方慢慢培養出來的。讓孩子在一堆玩具當中,挑選出他想要帶什麼東西去學校時,他就學會了「如何自己做決定」的能力,許多大人覺得理所當然的事,在幼兒的成長階段並不是那麼的簡單跟容易,經由這些練習,讓孩子主動積極,就能從中獲得真正的滿足感。

 

圖二、跟好朋友玩自己帶來的玩具

玩具分享日,班上的孩子帶來的玩具

每每到了星期三,常常遲到晚來上學的孩子,在這一天總是出現得特別早,家長也說,就只有星期三是不賴床的,還會一直催促媽媽快點送他到學校上學,其實是想要早點來跟同學玩玩具,但只要孩子喜歡來上學,不就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嗎?當然也有一些迷糊的孩子,忘記帶玩具來學校,大多請他們先拿計時器嗶嗶嗶站五分鐘後,再看看有沒有好朋友願意邀請他,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這也是培養社會關係的一個模式,你現在願意邀請忘記帶玩具的同學一起玩,下一次如果自己忘了帶玩具時,他就會邀請你了,禮尚往來的概念會在幼兒的心理滋生,社會化的種子也散播到孩子的心中。有趣的是班上孩子們都很有愛心,不用老師提醒,看到罰站的同學時間到了,就會主動來邀請他們加入遊戲。

洪蘭教授說:「遊戲會使血清張素增多,當大腦中血清張素多的時候,人的情緒會好,所以遊戲也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如何控制情緒。」真的是這樣,我們班上的特殊生才3歲,初開學時在玩具分享日時,總是把別人的玩具搶來獨佔,搞得班上天怒民怨的,不停的被告狀,可是經由這些衝突與調解,老師和同學不斷的提醒與練習之後,現在的他要玩玩具之前,會跟同學說:「你的玩具可以借我玩嗎?」、「我可不可以跟你們一起玩?」這種轉變不是老師用說教式的方法可以達成,而是孩子自己去嘗試錯誤,一次又一次的修正自己的作法,而產生的結果,這不就是「玩具分享」的意義嗎?

     

參考文章:

1.(小一新生上學趣) 從國外看”玩具分享日”的本質

https://choyce.tw/2013-01-18-4087/

2.【智慧】洪蘭—遊戲中學溝通。

http://maggie1969.pixnet.net/blog/post/536323

3. 孩子學會分享,核心意義是樂趣

https://kknews.cc/baby/y9kyxj.html

4. 把街道封起來,讓孩子瘋一下,行不行?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81003-taiwan-pts-road-playing/

5. 遊戲與閱讀的力量,超乎你的想像—洪蘭

 
濂洞附幼創新傳統美食-在地植物自製「青苧麻粿」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