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期:科學展覽
圖片
編輯管理 主編管理
點閱次數:12628331
訂閱人數:30066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電子報
243期 編輯群
發行單位: 新北市教育局
編輯學校: 九份國小(107)
執行主編: 余屹安
李守唐
編輯群: 柯俊吉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FB粉專『新北學Bar』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媒體家族』
新北市教育局影音頻道
Podcast 新北教育123
Line社群-新北教育123
我的新北市粉絲團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發刊日期 2018年4月20日243
教育交流站
力行求知、真誠學習
資料來源:淡水國小 | 2018-04-20 | 作者:林燕瓊 人氣 633

      我,是一位喜愛指導孩子研究科學的老師。

當老師的我有個習慣和大多數的人不一樣。但唯一相同的是,有很多機會坐在椅子上研習;不一樣是,我常常不得不中途離席跑去找講師所提到的東西,花時間理解它,渴望學到我想要學習的東西。我學得慢但我尊重自己確實去學習,真誠的面對講師教授的主題;以道德的眼光不得不說我的動作在研習現場上是一個壞習慣,但這卻是我的學習藍圖,也是我走入指導科展,從事指導中學習科學的一個途徑,希望以下本文能帶給各位真正的幫助。 

力行求知,確實能一步步走上獲得獎項,希望給想得獎的你一點方向。 

珍惜教學環境的貴人--- 例如在105年遇到我的學生柏翰。他從小喜歡走訪沙崙海灘和父親一起散步撿拾貝殼。在課餘常常詢問起貝類的種類問題。他自學貝類特徵,喜歡從分類中辦識物種找到樂趣。因此,我也開始和他一起開始踏查他撿拾貝殼的環境,同時一旁聽他的述說他下一步想探索的方向,「堆積帶有多少種類的貝類?」一個科學研究的主題在對談中形成。學生有了目標願意展開研究,而指導學生克服自己的障礙累積研究資料,就是指導老師的工作。作為指導老師首先自我認清:科展是學生表現的場域,並不是個人論文發揮的天地,告誡自己勿涉入艱深的學術領域,時時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前進。圖1、踏查點堆積帶分布情形

      尊重學術領域的知識和達人—為了在指導的時候找對正確方向,向專家請教科學方法。依前一個指導主題為例 「堆積帶有多少種類的貝類?」。在105年暑期貝類專家邱郁文博士回應我們請求,透過教務處的聯繫我們拜訪博士研究室,博士很仔細理解我們的問題,甚至協助我們釐清不要的因素,引導我們定出自己做得到的採樣及篩出貝殼的標準方法。博士指出辨識特徵的要點,在我們取得貝殼樣本後學生核對圖鑑以主要特徵來確認物種就比較容易上手。我們獲得正確方向---方法具有科學性,研究路線因此展開,我們走訪淡水附近的海灘(圖 1),建立105年秋-106年春大型貝和小型貝物種的資料。左圖 堆積砂礫中的類殼採集

堆積帶沙礫中的貝殼圖2,堆積帶沙礫中的貝殼(作者畢業生 陳柏翰)

夢想和得獎目標的糾結----「這主題到底能不能獲獎?獲大獎呢? 還是…?」,這常在我的教學指導之前的一時期會很掙扎,尤其面臨學生眉色飛舞興致勃勃大談他的主題時,我個人的抉擇往往是去幫助學生實現他的夢想。另一個更重要的現實情況,是我們把握整件事的主軸,時刻處在我們是學生的老師。有時候研究使得老師一頭腦熱想不明白,以為是我們選學生學生就該做什麼,其實是學生選我們,唯有在他們的面前攤開所有可能成為事實的路線,他們才有動力前進。此時,我們會發現心中有自己選定的主題的學生,主題才可以被完全探索。指導最佳有利條件---「當」學生有主題時,以學生的選擇優先。(當然這「當」是老師教學創造出來的)。情況二,是老師們有參賽主題,再挑選學生參賽學生。這樣的現況指導方向就朝學生的興趣上不斷點燃熱情,運用學習步驟一一做功課一一畫葫蘆的完成研究步驟。老師必須耳聰目明,在每一步驟查核過程和結果,處裡任何變數使研究如預期一樣完成。
圖三-1圖三-2圖三-3

 

 

 

 

 

3,堆積帶沙礫中過篩找到的小型貝殼2.5mm(右上圖,作者畢業生 陳柏翰),同一時間和地點的中潮帶潮池發現到存活的個體 (作者學生何乘億) 。 

      好的主題不管是學生的或是老師的,不變的是科展獲獎因素。在中小學科展實施計畫(新北市106學年度)書寫得很明白,第玖項的四、評審標準之 () 研究主題:1、清楚且聚焦。2、對相關研究領域有貢獻。3、可用科學方法檢驗。4、鄉土之相關性。5、教材之相關性。依前一事例來談,它的研究結果雖僅是一段時間的一份資料,但有不容易忽視的貢獻主題具有獲獎的事實,因此值得鼓勵學生接受我們指導。 

幫助學生獲得成就感----指導學生區別不同特徵,唯有學會查圖鑑又記下不同種類才會獲得成就感。不同學生成就感不同,但是成就感卻是支持學生繼續探究下去的燃料。由淺入深正是指導科學研究的精隨,我的經驗作品成敗悉數在此關鍵,前一個研究結果滋養下一個研究方向,往往第一個研究目達成之前的同時,下一個方向必定出現,有時和原先設想的方向或多或少都有差距但是必然形成。當結果呈現往往會忽略小細節,突破成就時昏頭腦熱穩住保持清醒,或是快速排除錯失立即回航,都是需要更大的興趣才能支撐前進發展的動力。以前事為例,學生在高潮線好不容易取得一次樣本資料後,其實下一步需取得數據的支持,求取科學方法再現性:不管是從不同地點取樣本,或從相同地點再取樣本,都必須跨到學術的範圍內了,以小學生的科學研究,該深入的範圍是什麼?老師您又會如何取捨呢? 聰明的老師會想到,以學生學習的熱情為主航線,往熱情方向朝聖。深度必須的但是不可一蹴而就,好題目可以分年給不同的小學生完成,第一年見好就收。當年這件作品,自覺在科學貢獻上找到不錯的資料也是立即收尾(榮獲104年薪北市生物科甲等)。(圖3,圖左微露眼柄的山椒螺科,右圖是山椒螺的口蓋,右上 最初堆積帶找到的空殼)。

4-14-2

 

 


圖4,左圖 學生各自有目標進行採樣樣本篩分的工作,右圖,學生拍攝採樣本時出現的活體(一周內送回棲地)。 

      原創性方法、可行性的方法----我在指導科學研究的過程中,遭遇的障礙有三點,資料不足實驗變因控制不良、實驗方法不具可行性、沒有掌握出現實驗結果資料的時機。第一點是指導學生時,學生一時不容易養成科學習慣,分不清控制變因(保持相同的各個因素)、操作變因(實驗因素又稱實驗組),因此重作實驗以養成實驗求證的態度是必須要付出的過程。一旦養成科學習慣,他可以獨立研究自己喜歡的實驗,獲得可靠的結果(如圖4)。當然迫於時限老師代打實驗也行完成結果,相較結果與老師的尊嚴的得失,學生心裡自然明白(或一時不明白,因為現行習慣抄答案趕進度,但將來必然。試問,真的學習進度是可以趕出來的嗎? )。他明白他的學習機會被老師掠奪了。第二點在操作時已經知道不容易控制,例如,103年指導製作花青素試紙測量問題炸油時,花青素在室溫下變化極快,學校又沒有控溫室,在執行的時候已經知道會被溫度限制發展的空間。(103年新北市化學組特優)。第三點在操作前事前的溝通充足,意思預估實驗變化、階段、時間耗用的狀況相當重要,預測後果的練習可以減少實驗結果的錯失,好的溝通可以增強隊員默契,同時錘鍊勇氣願意承擔後果做一位經得起挑戰的大人物。

      在實驗遇到瓶頸的時候,也常實驗結果不如預測,這也是「創意」的時機。另外,在閱覽科學教育館群傑廳網頁的作品時,也會靈光一閃意想到更好得做法。不管採取好的方法是來自自己或是借用他人的創意部分,都要描述明白,同時自己的創意優點當然要說得清楚明白,才能在展出時引發共鳴獲得喝采。

畢竟科展是一場表演,科展之前才是科學研究。展出時所寫的文字要能清楚明白的表現自己科學性,包含慧心摘取他人科學的智慧,要心存彼此尊重的心態白紙黑字有憑據寫下來交代清楚,就好比自己的貢獻一旦被別人採用也會希望他人註明。如此光明磊落的領域,尊重自己又敬重別人的遊戲規則,值得大家放寬心共襄支持。

 
蝶園科學研究時光記趣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