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日報》潮間帶珊瑚是天然的「地震記錄器」!臺大地質科學系教授沈川洲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團隊合作,利用潮間帶的珊瑚,重建過去四千年來,發生在西太平洋索羅門群島的超級地震歷史,研究刊登於《自然通訊》期刊。沈川洲說,了解過去的強震歷史,有助於評估未來發生超級地震的可能性,並提出因應對策。
沈川洲說,二○○七年,索羅門群島發生有地震紀錄以來,最大規模的八點一地震,造成十二公尺高的大海嘯,帶走五六十條寶貴生命,於是研究團隊開始協助索羅門群島,了解當地板塊運動和地震模式。
研究發現,海邊潮間帶的團塊狀珊瑚,生長到低潮位的時候,珊瑚頂部就會暴露在海面上,無法繼續向上生長,而側邊的活體珊瑚則開始「橫向發展」,慢慢長成扁平的月餅狀,稱為小環礁,小環礁頂部就代表當時的海水高度。
沈川洲表示,地震發生時,如果引發地面突然上升的「抬升現象」,海水相對下降,珊瑚就會死亡,死亡後的珊瑚、小環礁與海水面的高度差,就是這個區域地面被抬升的高度,珊瑚死亡時間,就是地震發生的時候。
臺大地質系經由「珊瑚鈾釷定年技術」,計算珊瑚化石的年齡,重建了四千年來當地的超級地震史,推估共有四次大地震,平均五百年到一千年發生一次。沈川洲說,各地的板塊運動不同,無法一概而論,他在臺灣墾丁也發現類似的珊瑚礁,研究成果最快幾個月後發表。
劉偉瑩/臺北報導 201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