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期:營養教育
圖片
編輯管理 主編管理
點閱次數:12626678
訂閱人數:30066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電子報
152期 編輯群
發行單位: 新北市教育局
編輯學校: 鳳鳴國小
執行主編: 曾俊凱
王蕙雯
編輯群: 王蕙雯
  蔡明潔
  黃自強
  陳瓊美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FB粉專『新北學Bar』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媒體家族』
新北市教育局影音頻道
Podcast 新北教育123
Line社群-新北教育123
我的新北市粉絲團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發刊日期 2014年9月5日152
教育輿情
學童種稻育蝶 找回土地認同感
資料來源: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68391 | 2014-09-05 | 作者:人間福報 人氣 1041

【記者林汝娟台北報導】眼見從小生長在農村的學童失去對土地的認同感,讓彰化縣北斗鎮螺陽國小以「蝴稻螺陽」為主軸,藉由種植水稻、建置蝴蝶廊道,讓學生重新對在地農業與生態產生認同感,激發出學生的「五力」—學習力、適應力、溝通力、生命力、創新力。

螺陽國小自二○一○年起整合資源,重新規畫校園約一百坪的稻田;在農民家長指導下,讓學生下田學習種稻、收成。校長張鴻章表示,三年前接任螺陽國小校長後,發現在農業區成長的孩子對土地沒有認同感,甚至覺得下田「很髒」,讓他認為,有必要透過教育與活動,建立學生對這片土地的情感。

「當手、腳觸碰到泥土時,才能真正開始認識這塊我們生長的土地。」張鴻章認為,糧食教育是現階段台灣需要關注的議題,若從小不教育孩子認同自己的土地,就會失去對土地的尊重,破壞環境生態。

而今年收成的稻米,更成為畢業生「宴請」的食材之一。張鴻章說,當學生從育苗、插秧、除草、施肥、收成到完成料理,進而邀請師長、家長參與「感恩餐會」時,更能體會務農家長與農民辛勞,學會尊重、感謝。

此外,學校也建置蝴蝶廊道,種植蜜源植物,打造成適合蝴蝶棲息的地方,成為學生的戶外教室;錄影記錄蝴蝶的生長過程,並結合社區資源,邀請農民家長、生態專家為學生上課,讓學生練就一身非凡的導覽功夫。張鴻章驕傲地說:「我們的學生導覽能力不輸老師,還能為外國貴賓解說蝴稻生態喔!」

曾羨慕地看著學長姐導覽解說校園生態的廖怡君,當校園生態解說員招募時,就毫不猶豫地爭取機會;小六的廖怡君說:「能站在解說台,並有自信地為別人解說校園生態,是一件很棒的事!」

但是,面對飽受蟲害威脅的農作物,如何在種稻與維護生態環境之間取得平衡?張鴻章表示,當孩子從課程中,認識與觀察蝴蝶、蛾等昆蟲後,自然就能發現毛毛蟲各有賴以為生的食草植物,對稻米生長過程的威脅並不大,進而把知識傳遞下去。

「當孩子的手心從向上到向下,就是最好的成果展現。」張鴻章說,最常遇到學生害怕嘗試;直到師長循循善誘,和同學一起完成「任務」,在一系列的飼養、育苗等觀察記錄下,才突破心理障礙,了解牠們的生長歷程。

 
萬里國中全校教師研習從溯一條溪開始 365天品德故事52 展現自己 要有技巧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