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期:樂齡教育
圖片
編輯管理 主編管理
點閱次數:12711966
訂閱人數:30066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電子報
139期 編輯群
發行單位: 新北市教育局
編輯學校: 大豐國小
執行主編: 李春芳
何文雀
編輯群: 李春芳
  吳朝舜
  許維倫
  何文雀
  吳曉萍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FB粉專『新北學Bar』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媒體家族』
新北市教育局影音頻道
Podcast 新北教育123
Line社群-新北教育123
我的新北市粉絲團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發刊日期 2014年3月7日139
教育交流站
代間學習_體現高齡價值
資料來源:北新國小 | 2014-03-07 | 作者:曾秀珠校長 人氣 2913


代間學習_體現高齡價值

缘起:臺灣高齡社會已悄然來臨

   臺灣地區高齡長者所占比率持續攀升,自1993年統計,高齡者佔總人口比例已達7%,正式跨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高齡化社會」門檻。截至2013年底老人人口比例已達11.5%(內政部,2013),據此推估,至2026年將邁入高達20%的「超高齡社會」。也就是每5個人就有1個是65歲以上的長者。加之出生率降低,人類壽命延長,更加速人口結構的改變,成為當前亟需面對的挑戰與正視的課題。

服務高齡阿婆

、缘起:高齡化對社會的正面效益

   高齡化社會亦顯示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醫療水準提高、公共衛生改善、教育機會普及,以及個人對身心保健重視等意義(黃富順,2004),隨著國家社會的整體進步,人類生命的延長是必然的趨勢,這正是人類成就的指標。高齡者人生閱歷豐富,可以扮演良師的角色,高齡者同時擁有豐沛時間,可以加入志工的行列貢獻社會,對社會具有正面的價值與效益。

參、代間交流強化高齡者價值

   開發高齡者豐沛的人力資產,運用其經驗智慧服務社會,繼續扮演生產者的角色,如此才能夠改變整個社會型態,降低「少子化」與「高齡化」所帶給臺灣社會的衝擊。教育部建議在學校加入代間學習的傳承課程,讓學生從小具備「親老」及「尊老」的觀點;日本學者堀薰夫(2006)呼應高齡者學習需求包含對不同世代交流(異世代);日本學者牧野篤(2009)也曾提出「自己的永遠化」之高齡者世代價值觀…,國內外學者觀點一致。異世代接觸與互動,可以解決「竹竿家庭」關係限縮,有助於促進祖孫關係,讓高齡者持續創新與發展成為社會的助力。

樂齡祖孫情2

肆、代間學習課程的實踐內涵

   代間學習課程多元,包括認識老化、祖孫活動、校外關懷等代間相互學習與服務的課程。尤其凸顯高齡者生活經驗與生命故事的「口述歷史」,可以活化社區的功能,促進世代間的傳承與融合,讓年輕學子更能「親老」、「尊老」及「敬老」,讓高齡者生命更具意義。學校在推展代間教育應以「認識老化」、「互動學習」與「尊重服務」為主要理念,

課程設計類別與內涵簡要介紹如下:

一、 老化體驗:從視力、聽力、體力、靈活度等體驗活動,來嘗試理解老少的差異;

二、 口述歷史:紀錄高齡長者說故事,回憶生命美好經驗,促進在地特色世代傳承;

三、 觀察長者:畫(話)我爺爺奶奶,有你真好影片欣賞等,發現長者的形象與智慧;

四、 祖孫互動:舉辦祖孫共同活動,搭起代間溝通的橋樑,增進彼此分享關愛情意。

五、 校外關懷:安排學生參訪「仁愛之家」高齡養護機構,學習服務別人的好品德。

   除上述介紹項目之外,各校亦可規劃多元、豐富、創新的代間學習內容,建立學校課程規劃的特色,教導年輕世代尊敬長者,擴大實際影響範疇,實踐高齡者的價值與尊榮。

樂齡祖孫情

伍、結語:建立世代共融的社會

   代間學習提供高齡者再次貢獻回饋的機會,參與社區學習與服務工作,讓高齡者運用豐沛的經驗和智慧,帶來社會和諧進步動力,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迎接臺灣高齡社會,我們期盼藉由代間學習課程,建立一個世代共融的社會。

參考文獻(略)  

(作者北新國小曾秀珠校長、

  新北市終教育輔導團樂齡組組長)  

 
破解「食安」危機‧尚「青」的底家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