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期:藝術教育
圖片
編輯管理 主編管理
點閱次數:12628535
訂閱人數:30066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電子報
15期 編輯群
發行單位: 新北市教育局
編輯學校:
執行主編: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FB粉專『新北學Bar』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媒體家族』
新北市教育局影音頻道
Podcast 新北教育123
Line社群-新北教育123
我的新北市粉絲團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發刊日期 2011年9月9日15
教育交流站
利用在地環境豐富國小表演藝術課程內涵
資料來源:徵稿 | 2011-09-09 | 作者:劉慧琪(淡水國小藝術人文教師) 人氣 1430

文史解說後現代教育已經不是技巧的轉變,教與學之間已不再只是傳遞或轉移(transfer),而是轉變(tranform),老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更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創造者」(Doll,1999)。

課程必須鼓勵孩子覺醒、去察覺自己的存在與影響,引領學生反思與自我組織,課程不再只是跑道,課程也是與孩子一起跑的過程。

淡水國小的教學團隊利用「馬偕藝術街坊」改造的議題,讓孩子利用這些豐富的視覺元素,與文化背景,進行一系列肢體表演及影像創作的課程。

「馬偕藝術街坊」位於淡水老街中正路末端,這一區域不像前半段的老街是商家林立、遊客群集的地方。這一帶大多屬於公家的辦公室或宿舍等建築物,在早期是租界區,因此也留下許多外國形式的舊建築,例如老教堂、日式建築等,但同時也有許多破舊未整理的區域。 這些建築物和環境在這幾年有持續的變化,新舊夾雜的空間,出現了保留還是拆除的衝突,提供一個能被學生親自觀察、了解及思考、討論、想像的議題,十分符合當代課程必須讓學生自我建構、自我詮釋的原則。

    課程從拜訪課程基地開始,讓孩子自由的到小巷和舊倉庫內探險,接著老師在窄巷中讓學生運用身體組成一連串的高低位置的障礙物,並輪流去穿越這個充滿阻礙的巷道空間,希望孩子以肢體感官實際體驗早期居民生活空間。並將這樣的感受帶回教室進行一連串的延伸活動:爬行、跳耀、閃躲、伸展等各種肢體動作的發展。

第二次由社區文史工作者實際帶領孩子到基地介紹本區之相關文史,有了前二次對基地初步的了解,第三次讓孩子帶著相機到基地,自行去尋找由淡大建築系學生看守的駐點,進行攻站遊戲。這些駐點有的在河邊、有的在巷弄間、有的在老建築旁、有的在高坡上。透過這樣的安排,希望學生在各站的觀察中,發現老街附近的地形變化,及老建築物的存在和特色。並要求孩子對應基地環境擺出動作拍照,希望藉由遊戲時的身體觸覺、取景時的視覺及思考動作姿勢,讓學生更深刻體驗基地。有的組別果然拍回許多有趣的畫面,例如:全組一起支撐老倉庫、被關在鐵柵欄後面的掙扎狀、在階梯前準備賽跑等畫面。

而回到教室後,則將學生拍攝的影像投影出來,讓孩子思考要以何種動作和這些影像互動。例如在一個廢棄的木窗前,你想做些什麼?有些孩子清理窗上的藤蔓,有些孩子從窗戶內跳出來,有些孩子打開窗戶向屋外的人打招呼。

經過一系列的肢體探索及社區改造的議題探討,孩子再次回到基地,去尋找他們想要表現的主題,並拍攝他們想要的影像。

最後根據他們想要傳達的主題設計配樂及相互配合的肢體動作。想要表達俯瞰及貼緊地面觀察淡水的孩子,設計了螞蟻爬行、老鷹飛翔的各種動作。想要表達打破圍籬重建舊建築的孩子,創造出許多群體聚散,跌到、撞擊等動作去表達他們的想法。課程最後以公開分組演出並邀請家長來賓欣賞作為結束。

如教育學者歐用生所說:美學課程必須提供豐富的機會讓學生實踐,參與和經驗,並給予學生足夠時間,讓經驗透過想像和反省越來越有意義。而大量運用孩子實際的生活環境,進行美學教育的課程,使否可以讓孩子更關心自己所處的環境,也更明白自己是一個可以為這個環境發聲及努力的人呢?

 
我的E化音樂課~Powerpoint + AMA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