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即非常重視品德教育,品德教育的推行也隨處可見,教育部更有「品德教育促進方案」,明令各校加強品德教育的實施,並將其融入各個學習領域之中。但,從近年來的報章新聞中,各種社會犯罪、甚至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仍層出不窮,我們不禁要問:品德教育的推行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學生自上小學起,學校每週都會有總導護老師上台介紹「中心德目」,不論是從早期教條試的報告,或是到近期表演試的宣導,目的都在盡力使學生能培養良好的品德;進入國中後,由於課業的壓力、同儕的互動、自我意識的增強、學生與五光十色的外界接觸機會也增多,在各種環境的誘惑之下,若是父母、師長等稍加不注意,往往容易造成觀念上的偏差、甚至誤入歧途。因此,傳統教條試的品德教育教法已不適用於今,教師現需採用其它方式,讓品德教育能自然而然的地被學生所吸收、所實踐。
在各領域的授課節數中,國文課佔了較多的時間,而能被選入課文之中的,皆有其重要的教育意義,特別是文章中所要傳達的品德與思想。國文老師除了傳授課業上的知識之外,更應適時地透過情意上的教學設計,讓品德教育能伸入到學生的心中。例如:在翰林版第二冊「賣油翁」一課中,學生能從中學習到作者歐陽脩的孝順與勤學、賣油翁對自我的負責與努力、陳康肅公的尊重與仁慈等良好品德。教師授課時,倘若只是純粹講述這些品德,學生聽過就算,能牢記並加以實踐的恐怕極為少數;但教師若是改以提問、討論的方式加以啟發引導,效果必定加倍。除了能瞭解學生內心的想法與對事情的看法,更能從中培養他們的閱讀理解力與面對不同情境時的判斷力。
近來有愈來愈多的學者專家認為,品德教育推行的困境,在於學生無法將理論與實踐融合,達到「知行合一」的地步。筆者認為,屬於內化層次的品德教育,不是專門上個一、兩堂課就能有「收穫」,最好的養成方式,應該是隨時隨地機會教育,同時可配合運用創新品德教育的6E教學法:典範學習、啟發思辨、勸勉激勵、環境形塑、體驗反思、正向期許等方法,讓品德教育能發揮潛移默化的效用。例如前述所提到的「孝順」品德,不只出現在賣油翁一課中,還重複出現在紙船印象、背影、謝天、王冕的少年時代等課文。透過不同的課文閱讀引導,啟發學生孝親的思想,教師並可以自身為典範,適時的舉例說明自己和父母的相處情形,同時也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體驗或感覺,並且給予表揚和期望。
品德修養應是發自內心自然而然的各種行為表現,學生若能有良好的品德,也就能有正確的價值觀念,自然能營造一個友善的校園環境,長大後,社會也能祥和溫馨,由此可知,品德教育的成效足以左右一個國家的人民形象與社會風氣。因此,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更應努力落實品德教育的推行,同時從自身做起,讓學生都能朝向知善、樂善和勇於行善的目標前進。
新北市光復國中 實習教師 張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