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學校、社會各界、政府無不積極推動品德教育,希望我們的國民或下一代,在經濟成長豐衣足食後,精神生活品質、公共道德品質能夠同時提升。因此,中央及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品德教育,建置品德教育網、拍攝青春orz品德教育影片、辦理好人好事代表選拔等等。社會上也有一些基金會、民間團體專門在推動品德教育,辦理品德教育講座、出版道德月刊等。學校不僅有品德教育週,更有優良學生選拔、整潔秩序競賽等,並將品德教育融入各領域課程教學。由此可以看得出來大家對品德教育都非常重視,也了解到品德教育需要全面性的關注,缺一環也不可。
教育部曾計畫興建教育名人館,希望將名人的成功典範或對教育有重大貢獻與影響的教師,將其事蹟寫成文字列入名人館。希望這些良師典範,能成為年輕一代的學習楷模,進而引領人們走上康莊大道。這一些都是很好的做法,記得有一句話說:「父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我們固然知道學校教師在孩子成長學習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希望孩子在求學的過程中遇到的都是好老師。卻常忽略了每天大部分陪伴著孩子成長的父母,其實他們對小孩子的影響更巨大,影響更深遠。
新手父母一定會發現小孩子模仿學習的能力很強,父母親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小孩子很快就記起來,改天遇到相同的情境,小孩子不經意就會依樣畫葫蘆表現出來,何況是父母親常做的動作或事情。例如:我有一個朋友,他開車的時候喝完飲料,習慣就把飲料罐往車外一丟,結果他就讀國小的二個兒子,坐在後座也有樣學樣,喝完飲料就往車外的高速公路一丟。
另有一個很普遍的例子,那就是父母親會抽菸、喝酒、吃檳榔等,小孩子看著看著,也會不經意的做出同樣的動作,同樣的動作反覆持續,就會成為一種「習慣」。但有些父母做出這樣的舉動時,卻叫小孩子不可以和他們一樣,這時小孩子心裡就會有一種不公平的感覺-為甚麼你可以,我卻不行呢?父母親說的話一點說服力也沒有!父母做出壞的示範,卻冀求小孩子有一個好的品德,無異緣木求魚啊!
除此之外,父母晚上叫小孩去看書,自己卻在看電視;告誡小孩子要誠實,自己路上撿到錢卻往自己口袋放;告訴小孩子工作要認真負責,自己上班卻偷懶打混;告訴小孩子不要做傷害別人的事,做父母的自己卻劈腿搞婚外情。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都是唾手可得的例子。不要以為這些孩子都不知道,其實他們都知道,也都看在眼裡,只是沒有說出來。
想不想讓孩子有一個好品德呢?相信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吧!那麼就請為人父母者,說好話做好事,端正你的行為,做孩子的楷模,因為孩子就是您未來的翻版啊。
台北市雙園國小 黃瓊儀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