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法上路
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正確飲食觀
文/謝苹愉 圖/達志影像
近幾年,無論是公家單位或民間團體都在討論「食農教育」,也讓一般大眾開始認同食農教育的理念。《食農教育法》於今年四月十九日經過立院三讀通過,將作為培養國人更加認識食物、農業、土地的依據。
重視農業 培養知能
小朋友應該都知道,農產品安全和我們飲食息息相關,有優質的食材,才能製作出美味、營養且無汙染的料理,而國內糧食供給率則和國家安全有關。這類的食農教育概念源自外國,並且受兩大社會運動影響而誕生,一是一九八六年,義大利的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二是一九九○年代日本的地產地消運動。
在臺灣,《食農教育法》的確立是希望國人都能擁有農業、糧食生產系統的知識,包含農業生產、農產加工、友善環境、食物選擇和飲食調理等,還有對在地農產的重視。
農委會也表示,未來會協助各級學校及幼兒園透過課程、膳食供應及相關宣導,進行食農教育的學習體驗和實作活動,並將食農教育的精神納入課綱。同時鼓勵有意推動食農教育的團體參與,協助培養學生飲食認知能力,提升對飲食及農業的理解,讓大家更了解農業文化與在地農業發展,並增進對臺灣飲食文化的認知。
六大目標 推動實踐
接下來,一起來看看《食農教育法》裡主要的六大目標。
目標一: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透過各種支持發展食農教育體系,讓食農教育深化全民心中,加強對在地農業及農產品的認同,進而信賴及支持。
目標二: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食農教育也與下一代的健康飲食有關。透過培養食農素養,建立均衡飲食和生態永續的觀念,懂得選擇好食材和好食品,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增進健康。
目標三: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飲食消費的過程中,適量購買、避免浪費也是落實生態永續的方法。此外,要確保各種飲食安全,以及促進農地、農業用水與其他資源合理的循環利用,最終達到穩定糧食的目標。
目標四:傳承創新飲食文化
生活裡的飲食蘊含豐富的文化故事,這能促使生產者和消費者交流。透過了解各種特色與文化,讓民眾對飲食有更深刻的認知,並願意傳承及延續下去。
目標五: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從種植農作物開始,透過參與農林漁牧業生產,到飲食消費過程的食農教育活動,了解農業生產、農業科技與研發、知識等。
目標六: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透過結合農產品、農產加工品的生產、加工與交易等過程,提升「在地生產」與「在地消費」,幫助整體經濟發展及促進就業,達到農業永續發展。
我們由以上的目標中,可以了解食農教育著重在親身體驗、自己動手做,小朋友可從了解食材開始,學會選擇好食材,並且不浪費食物,甚至主動了解在地農業運作過程與當地飲食文化,進而尊重與感激環境、生產者與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