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人類正視海洋問題並守護海洋,懂得永續利用海洋,聯合國將每年六月八日訂為「世界海洋日」。海漁基金會執行長林愛龍表示,面對海洋枯竭的問題,人類應該思考如何永續海洋管理。
永續漁業資源需要科學調查,透過專業的生物學、DNA系群研究,再整合持續監控的海域生態資料庫,從中了解海底的浮游動植物、魚類、生態等。此外,要搭配有效的漁業管理,包括漁船監控、漁獲捕撈、漁法管制等,甚至要注意是否衝擊到高階魚類的生存,各種環節都有助於海洋永續。
科學調查
辨別永續海鮮
永續海洋資源,對小朋友來說可能太遙遠。如果說得貼近生活一些,就是「永續海鮮」。林愛龍表示,永續海鮮就是有智慧的使用海洋資源,避免一味撈捕,以對海洋生態與環境友善的方式獲得海鮮,並且善待漁工。
我們要從哪裡知道什麼樣的海鮮對生態、環境友善呢?從中研院邵廣昭博士發起的「臺灣海鮮選擇指南」就能得知。這本指南今年發行到第五版,首度引用全臺灣六十處重要漁港、長達八年的港口漁獲,以科學調查的數據調升五種魚種的燈號評級,並新增八種沿近海大宗或常見漁獲,囊括多達九十四種海鮮種類。
透過指南中的綠、黃、紅燈號標示,指示「建議食用」、「斟酌食用」、「避免食用」。透過買對魚、吃對魚,讓大家都能為海鮮永續盡一點力。
魩仔魚
仍須斟酌食用
林愛龍說,海洋漁業永續的工作至少需要五到十年,才能判斷海洋資源是否回穩。從今年的指南,也能看出以前努力的成果。例如過去許多保育團體呼籲少吃的「魩仔魚」,在漁業署二○○九年制定法規和努力之下,目前屬於稍微脫離瀕臨危險的海鮮,因此首次入列,且評級為黃燈。
十年前,魩仔魚產量少且不穩定,經過十二年越來越嚴格的漁業管理,包括實施禁漁區和禁漁期等相關規範,數量有回穩跡象,這三年產量維持在中度穩定的水準。
不過,考量到撈捕魩仔魚的拖網太密,容易同時抓到其他魚類寶寶;而且魩仔魚也是生態系中高階魚類的重要食物來源,對海洋生態永續來說,撈捕魩仔魚仍是高風險漁業,因此評為「斟酌食用」。
進口海鮮
碳足跡不環保
第五版新增了十六種沿近海大宗或常見漁獲,如東方齒鰆、皮刀、紅魽、養殖白蝦列為綠燈;魩仔魚、黑喉、紅鋤齒鯛、石喬則列為黃燈。另外,調整五種海鮮燈號,其中臺灣鯖魚因為每年農曆過年期間的二十天和六月是休漁期,鯖魚能好好生寶寶和長大,因此和鬼頭刀從黃燈升為綠燈,大家可以安心食用;烏賊、鰻魚和蝦蛄由紅燈升為黃燈;進口的牡蠣、鮑魚、扇貝、龍蝦、鯖魚及白帶魚,從綠燈降為黃燈,主要是落實「食在地、減少商品碳足跡」的愛地球環保原則。
海鮮挑選原則
1.臺灣在地生產的海鮮,比遠道而來的(進口)海鮮好。
2.選擇有永續標章或溯源履歷的海鮮。
3.買食物鏈底層的小型魚、蝦和貝類;不買食物鏈高層的大型掠食魚,且大型掠食魚也有重金屬含量高的問題。
4.不買撈捕漁法,或養殖過程對環境造成嚴重衝擊的漁獲。
5.如果要買野撈的魚類,常見種(量多)比稀有種好。
6.從體色來判斷,銀白色(洄游性魚類)比彩色(珊瑚礁魚類)的魚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