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為了防疫,學校的課都改用線上上課了。花花的爸媽本來規定,一天有三十分鐘可以讓花花自由上網玩遊戲,但因為上課整天都盯著電腦看,爸媽於是下了新規定:只有假日才可以上網玩!
「不能去學校已經夠悶了,」晚上花花偷偷打電話跟球球抱怨:「現在只有假日才能玩電腦,太吃虧了。」
「傻瓜,」球球說:「白天老師上課時,你就另外開一個視窗跟我們聊天呀!萬一大人靠過來,再切換回原來的螢幕就好了,老師也不會發現的。」
花花愣了一下,心想這個方法好像不賴,但是,這樣做真的好嗎?
先釐清狀況
防疫期間為了繼續上課,大家都很仰賴電腦。過去許多父母會管制小孩使用3C產品上網,現在為了上課,小孩可以理直氣壯、正大光明的抱著電腦;甚至有人在上課時間偷偷開群組聊天、開視窗遊戲,連下了課也停不下來繼續玩。
父母的擔心
網路、電腦已經成為家裡的必備品,如果有不足的地方,學校還會主動提供家庭必要資源。雖然上網學習感覺很炫,但父母對孩子上網的擔憂,主要包括:過度使用,危害視力;沒有節制,恐怕網路成癮;網路詐騙誘拐層出不窮,擔心小朋友的人身安全;上課分心,影響學習成績。
你想要什麼
問問自己內心,為什麼這麼想要上網?
一般而言,原因通常有:網路世界有很多遊戲、影片,太有趣了;同學有很多話題都跟網路的流行有關,不上網就落伍了;每天在家太悶,想要上網跟同學聊天;想在網路上展現自己的興趣專長,例如上傳手作小物;有些功課作業需要上網(這一類情形家長大多不會反對)。
再動腦想想
到校上學時,學校生活豐富多姿,即使有些學生帶手機到校,一方面老師有使用規定,二方面在學校可以做的事很多,不大會老想著玩手機。
不得不居家上課時,情況就不同了。低度移動的限制,學生幾乎全天宅在家;線上上課更讓掛網的時間飆升,電腦成了火熱主角,注意力圍著它不放。父母的擔心和孩子的需求產生矛盾,影響親子關係,衝突一觸即發。
意見不同 但都有理
從前面的分析當中可發現,父母和孩子的意見不同,但都有道理。父母的擔心源自對孩子的「不放心」,孩子的需求來自網路世界巨大的吸引力,想要透過上網掌握話題、休閒娛樂、社交聯誼。
當雙方意見不同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溝通。溝通不是耍賴、大鬧或吵架,而是願意在平和的氣氛下傾聽彼此的意見,了解雙方的期待。
好好講理 才能爭取
想要向父母爭取多一些上網的時間,是有機會的,但是必須講道理。
一、誠懇的列出自己的需求。例如你希望晚上八點到九點能上網,因為朋友大多那時有空。
二、自知理虧的需求要主動刪除,並做出承諾,才能讓父母對你有信心。例如上課時玩遊戲聊天,完全沒有說服力,一旦被發現,信任基礎就瓦解了。又如線上課程連續掛網後,下課又持續上網玩遊戲,你也知道對眼睛不好。你必須承諾自己不會做無理的事。
三、認真回應父母的擔心。例如你會怎麼處理視力問題?如何確保功課不會受影響?網路安全怎麼防範?你得先做好充分準備,不敷衍,才能讓父母放心。
現在,我知道……
在平和溝通與講理爭取的過程,彼此可能互有讓步;即使你爭取到的幅度不大,也要像個成熟的人一樣守信重諾,自我節制、自我管理,獲得父母的信任,你也會因此享受達成目標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