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期:科學教育嘉年華
圖片
編輯管理 主編管理
點閱次數:12723118
訂閱人數:30066
訂閱電子報
取消訂閱電子報
318期 編輯群
發行人: 侯友宜
發行單位: 新北市教育局
總編輯: 張明文
副總編輯: 歐人豪
  劉明超
編輯學校: 復興國小(110)
執行主編: 周德銘
編輯群: 杜明叡
  施麗玲
  王奕璇
  楊澄紳
  呂晟智
  王清賢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FB粉專『新北學Bar』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媒體家族』
新北市教育局影音頻道
Podcast 新北教育123
Line社群-新北教育123
我的新北市粉絲團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發刊日期 2021年4月30日318
教育交流站
營造學校成為科學探索的學習園地
資料來源:新北市中和區自強國小 | 2021-04-30 | 作者:許以平 人氣 262

自然教室

新北市中和區自強國小校長許以平

     「我聽,我忘了;我看,我知道;我做,我記得」。這句話強調感官在學習上的重要性。學校學習的場域,除了教室之外,整個校園的規劃和設計,只要多一點巧思,就可以成為學生戶外教育和科學學習探索的場域。為了讓學生學習可以延伸到教室之外,帶著好奇到校園裡進行一場奇幻的學習旅程,本校透過學校營繕小組、自然教師團隊,進行對話,逐步進行校園學習環境的改造及新設。

     首先是強化過去既有學習園區的養護,這包括了水生植物池、開放式蝴蝶園。水生植物池結合教材上的物種,栽種包括挺水、浮葉、沉水和漂浮性等各類植物,這些養護在水生池的植物,在每年四年級自然領域水中生物單元時,可以提供師生直接的感官觀察,和認識棲息在水池中的動物,如蓋斑鬥魚、水蠆、蝌蚪等;甚至更可利用水盆進行暫時性的動植物移植,讓這些水中生物進入到教室,讓學生可以有更直接的觀察與探究。

     而學校蝴蝶園採開放式的方式經營,除了地上的種植各類食草和蜜源植物之外,配合盆栽種植和觀察箱的設計,當課程進行到自然領域「認識昆蟲」單元時,可讓學生近距離和即時的飼養與觀察。本校蝴蝶園區擁有一棵樹齡數十年,攀爬在麵包樹上,藤幹比手臂還粗的華他卡藤,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吸引淡紋青斑蝶來產卵,然後上演一齣華麗的【大發生秀】。這樣的大發生,總是在短期內把滿樹翠綠的華他卡藤葉子吃個精光,然後地下滿滿都是一粒粒的糞便,然後接著就可以看到藤幹上、樹枝上掛滿晶瑩剔透的綠色的蛹,當然,幾天後,你就可以欣賞漫天飛舞穿梭的淡紋青斑蝶。

     除了蝴蝶園營造外,也在校園的各個花圃區設置落葉堆肥區,這些用鐵網和塑膠桶設置而成的簡易堆肥設施,除了可為校園垃圾減量外,熟成的落葉堆肥,可成為果樹成長所需養分,而堆肥區中也很容易發現各種金龜幼蟲,是自然領域昆蟲成長變化,進行甲蟲幼蟲飼養的觀察最佳來源。而為了吸引甲蟲獨角仙到學校來棲息繁殖,近期也開始在花圃區種植光臘樹,這是獨角仙成蟲最愛吸食的台灣原生樹種,期盼數年後,每逢在初夏的六七月,自強孩子可以在光臘樹樹幹上觀察獨角仙的覓食行為。

     自強國小蚓菜養耕系統-01修_1.jpg另外,為了提供學生對可食植物的認識,學校在拆除掉的冬青樓新設了「蚓菜養耕園」。蚓菜養耕園的概念是透過生廚餘來飼養蚯蚓,然後將蚯蚓所排出來的糞便溶化後成為液肥,以供蔬菜生長所需的養分。這種蚓菜園能量轉換可以達到廚餘減量的目的,又可提供學生種植蔬菜和料理的動手體驗課程。而本校蚓菜園所需用水,更結合雨撲滿,進行水資源的永續利用,這樣的教學設施是符應環境保護很棒的體驗課程。

     另外,本校在各花圃區種植了各式各樣的果樹,包括香蕉、芒果、蓮霧、芭樂、無花果、楊桃、柚子、橘子、柿子、青梅等。以及搭起綠廊棚架,種植百香果、葡萄等攀爬類的果樹。學校種植果樹對都會區的孩子更顯重要,上述校園中種植的這些果樹,都是孩子們日常容易吃到的水果,但多數的孩子其實並不認得這些果樹,更缺乏用感官去觸摸和聞聞這些果樹樹幹、樹葉可能的觸感和味道,或觀察果樹開花結果的過程。果樹的種植,可以提供孩子日常生活缺乏對這些果樹的接觸機會。

除了植物種植之外,本校也設置了簡易的可愛動物園區,在這當中除了飼養獲得新北市校園犬票選第一名的校園大明星「萌萌」之外,也飼養了蘇卡達象龜、綠頭鴨、蛋雞。這些寵物除了提供生命教育實踐的體驗課程外,更成為孩子們下課交流的秘密基地。那三隻蛋雞,幼兒園的孩子還分別為他們取了【快樂雞、亮亮雞和戰鬥雞】,這三隻孩子們的寵物雞,幾乎每天可以下三個蛋,幼兒園的孩子們每兩週就有一班可以討論他們要如何吃這三隻雞所下的蛋料理。每當孩子們小心翼翼地親自從雞舍裡撿起剛下的雞蛋,那種握在手裡還溫溫的感覺,成為了孩子學習中最佳的感官體驗記憶。

八大行星廊道      本校近年更利用學校閒置空間,設置科學教育中心和STEAM教育總部。科學教育中心位於行政樓四樓,我們利用從一樓樓梯的不銹鋼扶手增設小耳朵開始,小耳朵可讓學生體驗聲音的傳遞。當孩子們一路從樓梯爬到四樓,映入眼簾的是按照八大行星體積比例縮小的廊道,廊道旁的牆上有八大行星的基本資料介紹,供孩子們自我學習。廊道串聯了兩間展場:分別為物理體驗區和生物體驗區。物理體驗區有滑輪組、光學等各項設施,生物體驗區有蝴蝶爬升牆、VR實境體驗、月亮運轉變化、生物標本展示等,這兩區都設有解說簾幕,孩子們可透過邊動手體驗,邊閱讀說明的方式進行個別或小組的體驗探究式學習。本校自然老師更為這些設施,結合平板,設計一系列的題目,供孩子們學習探究。實體的操作,結合平板的資訊學習工具,可讓孩子進行深度的主題學習探究。STEAM跨域總部

      還有值得介紹的是本校STEAM跨域總部,總部除了辦理教師研習的教室外,例外設置了積木教室、木工教室,這些空間或展場設有無人機、編程機器人、積木()和簡易木工工具,可以提供孩子在模擬的情境中,嘗試問題解決和動手實作的學習課程。本校透過STEAM教師社群,正嘗試領域教師協同,逐步設計孩子共思、共學、共創、共做的跨域學習課程,以培養出孩子帶著走的能力。

      美國學者Dale1946年提出的經驗金字塔共有10[1],經驗金字塔表示了各種不同視聽教學媒體在教學上的相互關係,及在學習過程中的個別地位差異。從理論中我們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種經驗的獲得是由下而上,由具體而抽象,由直接到間接,循序漸進增加學習效果,學生必須藉由主動的操作或實際的經驗才能得到最好的學習成效。因此,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在學校的環境營造中,透過設計或增至一些設施,讓孩子在學習中有機會從個人直接(親身活動)或間接(透過文字、語言、圖片等媒體)的經驗獲得中,緊密關連到人類的感官作用,自「抽象至具象」的各種不同經驗,而達到加強學習效果的目的。而學校環境中的設施正可以提供孩子們各類的學習經驗,深化學習成效。

------------------------------------------------------------------------------------------------------------------------------------------------------------
[1] 經驗金字塔共有10層,包括了(1)直接、有目的經驗(Direct, Purposeful Experiences)(2)設計經驗(Contrived Experiences)(3)戲劇經驗(Dramatized Experiences)(4)示範(Demonstrations)(5)參觀旅行(Study Trips)(6)展覽(Exhibits)(7)電視和電影(Television and Motion Pictures)(8)廣播、錄音、靜畫(Radio, Recordings, Still Pictures)(9)視覺符號(Visual Symbols)(10)口述符號(Verbal Symbols)

 
八里國中兩棲爬蟲收容教育中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