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走進來,新店溪畔的國際生學習旅程
新北市立新店高級中學社團活動組長 江明憲
寫在入校接待之前
16、17歲的異國少年,背起行曩隻身來到地球的另一端,在台灣的這一年,是冒險,也是成長。國際扶輪的交換計畫,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少年,踏上福爾摩沙,進到新北各校展開學習之旅。
學校接待國際交換生,是件全面性的工程,因為打從一開始對於接待學生國情的瞭解,家庭背景的認識,學生本身特質的掌握,以及後續在校課程的規畫以及接待班級的媒合等,學校皆須事先和地區的扶論社以及接待家庭取得相關的背景資料以及溝通,以期在國際學生入校交流之前,能先行擬出適性的入校接待課程。
入校交換的學生多來自不同的國家,國情各異,語言不同,對於學校端無異是一大挑戰,有鑑於此,國際學生在踏進新店高中學習之前,學校的師長與交換學生的始業說明會是入校交換開始前很重要的一環,對於學生的國情以及學習背景有先行的瞭解。在這會議中,地區扶輪社的負責委員、接待家庭的家長、接待班級的導師、學校行政端的師長以及交換學生本身各自提出對於未來課程的規劃以及期待,並事先釐清個別國情下學校制度的差異。
扶輪交換生的世界任我行
國際扶輪的交換生不辭千里來到臺灣交換學習,學校端既同意接待,便有責任對於交換學生未來這一年的學習善加規劃,不論是在語言學習、文化體驗以及國情適應等面向。
在語言學習方面,交換學生安排跟隨接待班級按表上課,多數的交換學生在來台之前多沒有中文的基礎,因此課程理解和人際溝通會是學生遇到的首要課題以及挫折,班上熱心以及願意開口的同學此時便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語言溝通會是交換生來台學習的一大隔閡,然而師長的溝通引導、同學的傾聽陪伴以及接待家庭的理解和關心,會是這些異國同學在台灣很大的支持力量,久而久之,當同學漸漸對於學校以及這塊土地產生認同感,自然而然也更會吸引交換生更加有動力學好中文。
同時這些交換同學遠至地球各處來到台灣,有著各自的國情和文化,這些同學的到來,也會是校內師生和社區瞭解該國文化很好的契機。藉由校內各組處室、多元選修課程以及教師社群的結合,交換生同學可以入班交流,也能至鄰近的學校分享,如此不僅能擴展師生國際視野,營造有感國際交流環境,同時也能創造師生以及社區國際交流機會,交換同學往往也很願意擔任外交大使的角色,讓台灣的師生更加認識該國的文化和國情。如此的交流對台灣和交換同學雙方都是互惠的,也讓這樣的交換實質上產生了對話,交換生不再是單方面地接收知識以及學習中文,同時台灣的師生也因為這些國際學生的到來,對於地球另一端的文化有更切身的接觸與瞭解。
國際同學在青春正盛的年華選擇花費一年到台灣學習,我們便有責任讓這些同學在台學習的這一年光陰不虛度,相信這些同學回國之後,因為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情感與認同,能讓更多身邊的人更加認識我們這塊美麗之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