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間教育在新北的推動
109年8月16日新北祖父母慶祝活動在板橋435藝文特區展出學生代間作品成果展。開幕當天,參與的碧華國小老師感性的分享:「幸好有參與島記的課程,這次展出的作品,有位學生的阿公在展出前幾天過世,家人很感謝學校有訪談長者的課程,可以即時利用九宮格方格刻劃出阿公的故事外,另還有影片的紀錄。」
即知即行
「這個課程是不能等待的一門課」,分享的講師這麼說。新北市今年結合八月第四個星期日的祖父母節辦理學生代間教育作品成果展,與島嶼的集體記憶教師社群(以下稱島記)合作,每月定期辦理共備增能研習工作坊,協助對代間教育有興趣的老師尋找跨校同伴,有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連結社群
島記起始於旅法導演陳慧齡女士發起,由高雄起步發展的教學計畫,期以多元的藝術創作活動為形式,引導台灣的孩子以藝術寫歷史,並從詮釋記憶的行動中,建構出個體與群體的身份認同。由於計畫的彈性大,且從生活出發,涉及議題多元,參與社群可以審度學校本身發展特色及結合原有校訂課程,新北市從家庭代間議題切入,連結老年世代和不同年輕世代,在一個動態的情境,交換世代價值、資源、文化,並相互鼓勵與關心,期盼代間的相互理解,進一步透過祖孫互動,扭轉年齡的歧視與偏見,建構青少年對老年人的正向態度。
為了建立代間的連結,讓學生了解自己生活的脈絡,由老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訪談技巧、擬定大綱,利用課餘或放假時間,訪談家中或社區長輩,作品呈現多元且豐富,有平面的人物肖像畫、有立體的黏土雕塑或是深刻對話的影片紀錄。過程中,學生將所學知識,體現108課綱核心素養的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
持續推動
以終為始的課程規劃,先確定八月的學生展覽,往前推規劃學生的作品產出,安排系列的增能課程,每月固定邀請已長期耕耘的教師齊聚三重高中分享經驗,目的就在陪伴現場老師心中的火持續燃燒,老師有感,才會不辭辛勞願意在每日繁雜的課務,努力擠出點時間來進行代間教育課程;老師有感,學生有感,代間教育課程才能真正落實。教育就是要從生活做起,培養下一代樂於親近與關懷長輩,拉近世代間的距離,才是代間教育最大意義。
延伸報導: 親子天下(2020)。彷彿回阿嬤家,新北9校師生用報紙瓷盤展出家鄉味。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7205-/
圖1/ 三重高中參展學生向市長介紹家中私房傳家菜食譜
圖2/ 蘆洲區木屐職人現場分享木屐製作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