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推出首創「4KR如廁好清新」政策,在108年自111年4年間投入新臺幣6億元改善1000間廁所,改造好自在廁所計畫,希望改變學生對於過去使用如廁空間的經驗,把廁所美學融入空間改造,讓廁所搖身一變成為學生最愛的場域。
教育局為營造衛生、安全、美學的優質校園空間,以「年度基本修繕補助計畫」搭配教育部「老舊廁所整修工程計畫」,進行學校廁所整建工程,提供學生清新如廁環境,學校也能透過重新設計的廁所,鼓勵孩子們了解好品德廁所設計的意涵、內裝改變的用途及感受裝置的美感,學習正確且愛惜使用廁所的好品德,生活結合教育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學校也發揮創意打造出主題式的廁所,將以往潮濕昏暗的老舊廁所重新大改造,其中以三重區五華國小及板橋區埔墘國小為例。
五華國小改善四維樓1樓至5樓廁所,結合「五華之星」的好品德圖像及主軸,每一樓層搭配一種好品德,海豚-有禮貌、鴿子-守秩序、牛-勤努力、浣熊-愛整潔、貓頭鷹-重榮譽,讓孩子們透過由親身繪畫設計的圖像及淺顯易懂的標語,鼓勵孩子們了解好品德廁所設計的意涵、內裝改變的用途及感受裝置的美感等,進而建立師生使用廁所的好品德。
另外埔墘國小透過四維樓老舊廁所整修工程,以延續圖書館閱讀文學的意象,結合文字演進,塑造一個充滿文藝氣息、古色古香的氛圍,入口隔屏及窗戶採用古早台式窗花的設計,以幾何線條和篆書來呈現,不僅可讓大量採光進入廁所可達到節能減碳,成為師生最喜歡的「故宮廁所」。
教育局表示,由於校舍老舊廁維護不易,藉由改善老舊廁所的計畫,重新設計美化活化空間,學校將學習氛圍的創意巧思融入空間,改造成明亮、通風並可傳達富教育意涵的清新如廁環境,改變師生對舊有老舊廁所的刻板印象,讓師生喜歡如廁,守護身體健康,實現「友善校園,宜居城市」的目標,學校在新北校園上廁所也可以成「SKR」的時尚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