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學習書法大約都從書寫技能方面入手,老師大多從執筆、運筆、基本筆法、字形結構等方面教起,初學者如能仔細領會書寫動作、牢記字形結構,勤加練習,很快就能上手、進步神速。而一般人所謂的「學書法」,大約也僅止於此,少部分有濃厚興趣者才會自行深入鑽研,旁及書學的各個領域,如書家生平、書跡名作賞析、書史軼事、書學理論深究等等,才能比較接近書法文化的核心。一般的初學者,尤其是中小學生,就只能停留在枯燥的書寫技法鍛鍊,不但無法深入書法文化堂奧,更難將書法與日常生活環境結合,因此書法難以進入尋常百姓的生活中,這對書法的普及是個難以跨越的鴻溝。
其中書法的三大行書名跡更是書法欣賞的重點,三大行書名跡即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顏真卿的〈祭姪文稿〉、蘇東坡的〈寒食詩帖〉,三者同樣有著作者對宇宙人生、家族命運、個人際遇的深沉感慨,從詩歌文章中傾瀉,從書法線條中表現,形成內容與形式的統一。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俯仰宇宙深感人生的微不足道,從書法線條與字形的粗細大小、墨的乾濕濃淡變化中流露出來;顏真卿的〈祭姪文稿〉將國破家亡、親人死散的悲憤從線條粗細變化、字形的草化筆畫的減省中傾瀉而出;蘇東坡的〈寒食詩帖〉從字形的大小、字與字間的疏密、筆畫的粗細透露出對個人際遇的無奈,與對自己命運無法自我掌握的悲哀。這些名作都是情感與作品完美結合的典範。教師在做書法賞析的時候,可以從書家個人人格、所處環境、藝術風格、甚至作品流傳等多面向的去引導學生認識,日後學生在故宮博物院看到這些真跡時,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廟宇楹聯的書跡看似不經意,但不少名家留書其中平添佳話,以艋舺龍山寺為例。寺廟包含著當代庶民百姓素樸的願望,同時也保留了許多當代書家的墨跡。例如清朝康有為在民國9年為龍山寺的大門留下「龍舸渡迷津發大慈雲只要眾生回首‧山門開覺路入歡喜地更進十住安心」的墨跡,看到此楹聯順便介紹康有為的豐功偉業;中國近代思想家梁啟超應林獻堂之邀則數度來臺,在龍山寺也留下壁堵詩篇墨跡,順帶介紹到梁啟超家族在各領域的傑出成就。其中,他兒子梁思成與林徽音的故事以及圍繞在林徽音身旁愛情的故事更引人入勝,尤其是「人間四月天」戲劇的播出,更增添浪漫的氣氛;還有台灣日治時期淡水人施乾和清水照子兩人間的傾慕疼惜之情,加上為愛愛寮乞丐奉獻的大愛情誼等等,這些活生生的歷史人物事蹟,適當融入書法教學中,必當更增添學生上書法課的興趣,增進學習效果。尤其當學生去廟宇參觀時,原跡與這些曾學過的事蹟相互印證,必然會得到不同的啟發。
廟宇是居民信仰的中心,也經常是居民喜慶宴客的場所,更是大家休閒聚會的好地方。下次到廟宇參觀時,除了拜拜祈福外,可細心留意周遭大量的楹聯,必有一些新奇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