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日麗的周日午後,泰國、柬埔寨、越南、印尼、台灣家長與孩子共聚永和社區大學,參加南洋台灣姊妹會首度開辦的新移民子女多元文化課程結業成果發表。南洋台灣姊妹會北部辦公室主任吳佳臻表示,台灣社會往往認為學英語、加強學科才有競爭力,忽視新台灣之子應瞭解母親的文化,而適應多元社會更是下一代重要的能力。
吳佳臻說明,姊妹會一開始為新移民子女開設托育課程,是為了方便外籍媽媽開會或上課。她們後來發現新台灣之子對母親的文化有疏離感,於是今年特別將東南亞藝術文化融入課程,分為肢體、音樂、藝術創作,上完14堂課後發表成果。
台灣到家鄉 風箏不斷線
「請問你們的家鄉在哪裡?」人稱「春捲老師」的藝術家姜春年在黑板上畫出台灣與東南亞的地圖,貼上各種東南亞風箏,列車從台灣出發,帶著家長與孩子一一介紹東南亞的特別的風箏文化,從造型到背後故事,柬埔寨的老鷹風箏的由來、泰國7百年來把放風箏當運動的特色和馬來西亞風箏的稻神傳說;孩子與家長聽得意猶未盡,孩子爭相分享回外婆家放風箏的經驗,親子更齊力手做泰國風箏。
姜春年選擇以風箏為主題,希望牽引台灣與東南亞文化的共同點;他說,東南亞的傳統技藝是亞洲文化重要的資產,他希望新移民之子能透過技藝,對母親的文化產生認同感。
歌唱加舞動 親子更貼近
「鴨子看到池塘開心跳下水,甩甩翅膀和尾巴……」南洋姐妹會成員洪金枝是越南籍新移民,她帶來一首描述越南農村趕鴨景象的歌曲「一隻鴨子」,新移民之子跟著哼哼唱唱。洪金枝說,這首歌曲唱出越南農村孩子從工作中遊戲的趣味景象,讓都市的新移民之子瞭解東南亞農業文化。
12年前嫁來台灣的泰籍媽媽陳瑪莉是南洋姐妹會的成員,孩子就讀國小2年級。陳瑪莉平常不但教孩子說泰國話,泰文、歌謠、泰國菜全都融入孩子的生活教育。她認為身處在台灣多元文化的社會,應該把媽媽的語言學好,也要多認識其他東南亞文化,長大機會比別人多,競爭力也比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