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立報】日前由基督教背景成員組成的真愛聯盟在網路上進行反對民國100年實施的性別平等課綱連署活動。立委朱鳳芝以及陳淑慧也召開記者會質疑性平課綱。數個性別團體更在五月五日舉行記者會,表示性別教育就是人權教育。
真愛聯盟的連署書指出,教育部的性別平等課綱中教導學生成為同志,同時教導性解放。雖然教育部已經發文表示完全不是事實,但在朱鳳芝以及陳淑慧召開的記者會中,真愛聯盟成員仍認為性平課綱中不應該出現同志以及安全性行為等內容。
連署內容 斷章取義
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賴友梅指出,這些指控完全不是事實,也代表政治力入侵性平教育。教育部的性別平等教材僅提供給教師,學生根本無法接觸;真愛聯盟所質疑的教學內容也根本是斷章取義,將教材部分內容擷取後,在不說明脈絡的情況下,讓民眾誤會教材內容。賴友梅表示,許多民眾在根本沒有閱讀過全部的教材情況下,就進行反對性平課綱的連署。
賴友梅更指出,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已經7年,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也提到要進行「性教育」、「情感教育」及「同志教育」。許多基層教師努力在教學中進行「認識同志,尊重差異」,但近來有團體進行反同志教育連署,以違反事實的扭曲與斷章取義的散播方式,抹黑同志教育的平等內涵。
日前立法院更有多位立委於教育部教育文化委員會提案,以所謂「正確的」性別觀念為由,要求檢討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課綱,排除同志教育。賴友梅指出,如此反而更增加性別刻板及性別弱勢學生的不利處境,加深社會歧視,並破壞校園性別友善氛圍。
賴友梅強調,在校園霸凌事件中,不少案例是因為性傾向或性別氣質而成為同儕嘲諷與欺凌的焦點,因此在性別平等教育中,一定要有認識同志的內容。
賴友梅指出,反對性別平等課綱不僅是性別平等教育法推行來最大的反挫,也是臺灣性別人權教育的傷害,更是集體的性別霸凌。因此性平會也會要求教育部依法行政,中小學應落實同志教育,更積極推動落實各級教師同志教育知能研習。
半數同志 小學覺醒
同志諮詢熱線秘書長鄭智偉指出,將近1/2的同志在小學覺醒,卻在大學時才敢告知他人,因此,從小學就教導認識同志有其必要。根據同志諮詢熱線針對組織內的同志義工展開一次性傾向調查發現,詢問「幾歲有第一次心動的經驗」,結果發現50%的同志,在小學就有喜歡別人的經驗,若把國中時期算進去,則有74%。也就是說,將近一半的同志,在小學就意識到自己「跟別人不太一樣」,將近3/4的同志最遲在國中就已覺醒。
鄭智偉說,令人難過的是,當問及「何時敢告知他人」,卻有51.7%的同志是在大學之後才敢跟別人說,壓抑不敢言的認同歷程,最長可達12年以上。
鄭智偉表示,熱線的調查這表示國小就有同志的存在,反對性平課綱的立委、家長、老師或真愛聯盟不知道,不代表這不是事實,這些人不知道,是因為過去沒有同志敢告訴他們,或是這些人不願意聽。該檢討的不是同教育教得是否太早,而是為什麼真愛聯盟不知道或不願知道國小有同志存在。
另外,真愛聯盟質疑小學時的心動不是真愛,質疑同志議題會讓正值「同性密友期」的青少年學生,以為自己喜歡跟同性相處,就會害怕自己是同性戀。鄭智偉指出,教育部的立場就是要跟學生說:「你是同性戀、雙性戀、異性戀都沒關係,沒有人可以說你不對。」而「害怕學生變成同志」的心態,正是對同志社群的差別對待。
性平課綱 避免霸凌
鄭智偉指出,中小學不談同志議題,同志並不會從此絕跡於中小學。但在生活充滿不友善以及不安全的氛圍之下,同志不會消失,而是會極力不讓爸媽與老師看見。說謊與逃避的第一課,就從父母與老師身上學起。
如今教育部性平課綱談論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包容更多的差異,鄭智偉認為這不僅避免國小同志將青春歲月浪費在辛苦摸索上,更讓其他異性戀學生理解,異性戀不過是性傾向的一種。當世界上本來就有各種的性別樣貌大方存在,才能終止剷除異己式的性別霸凌。
記者史倩玲臺北報導(2011/5/05)